《万里归途》观影评价

                    五星红旗和中国护照永远是我们在处的底气    一题记

  最近观看了万里归途,并且整理了网上的观影评价总结和自我批整写出了下面的观影评价

  125位同胞、15天极限救援、32万余步长途跋涉……一连串数字背后,是一条危机四伏的回家之路。

  《万里归途》讲述了北非努米亚发生动乱,内成爆发,大量难民无法离境。这是影片所呈现的画面,也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此时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部署,中国外交部迅速组织展开撤侨行动。机极水场关闭之前,最后一架撤侨专机抵达。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一等秘书宗大伟、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随员成朗原定随机往返。却得知还有一批中国同胞被困战区腹地,正在白她的带领下前往边境撤离点。情急之下,两人放弃了回家的机会,逆行进入成区,开启带领125人回家的征途。赤手空拳、穿越战火和荒漠,用勇气与智慧打通了一条生命之路。

  从《万里归途》中感悟出"勇于担当,宁死不屈”的壮志豪情。张译饰演的宗大伟,在撤侨过程中经历了屈辱、无助、愤恨,多种复杂情绪见证了人物的成长。影片中,宗大伟共有三次逆行。第一次是把回国飞机的座位让给台湾同胞,第二次是为了寻找牺牲同事的家人放弃乘大巴赶往机场,第三次是为了不放弃任何一个掉队的同胞。身上扛得住胆 x 担子,心里装得下百姓。越是在苦难决绝的时候越是要担起重任,沉着冷静。领头踏出一条有"温度”的归途。两次赌命也见证了宗大伟克服性格缺陷,从懦弱到更加刚毅勇敢,独具超越性的向上意志。折射出视死如旧、宁折不要的中国气节。

  在风险挑战面前一马当先、攻克坚难,凝聚成伟大的斗争精神,融入基层干部血脉中,化作一往无前的精神品格。

  领略到了"俯仰天下,有容仍大”还看今朝,作为一部纪实性电影,影片很大程度上还原了惨烈的战争情景。中国外交官们深入战区,在各方势力间翰旋,面对随时可能爆发的战火,防弹衣是他们唯一的防护。成朗作为一名青年外交官,他在带队撤侨工作人手不够时主动请缨,身上有着当代青年人敢闯敢拼的冲劲和闯劲。在有经验的前辈面前能够虚心请教,尊重前辈,也会在与前辈理念不同时独立思考,不盲从盲随,敢于发出质疑声。同时,在发现自己经验不足而出现批漏时能够及时调整,并吸取前辈的智慧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最终带领一百多人走到目的地;体会到了"归途虽远,砥砺奋进”乃我中华民族精神。在撤侨机场,听到中国外交官的高声呼喊"现在请大家把手上的国旗、护照举起来,我们带你们回家!”滞留在成场的中国群众瞬间沸腾起来,中国红铺满了现场。在面对边境官员屡次拒绝,在门外无声发泄,进门后又笑脸相迎,用实际行动展示了"外交为民、国家强盛”的大国实力。外交领事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和绝对忠诚的态度,扎实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回家,是所有同胞的渴望。拥有强大的、足以对抗困难的勇气和智慧是我国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国的实践充分说明,只有人类社会团结起来,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才能携手迎接挑战、迎来胜利的曙光。

  "女士们,先生们,飞机已经进入中国领空。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喜马拉雅山脉,欢迎大家回到祖国的怀抱。”影片结尾的飞机播报让大家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一个团结共进的中华民族,一条成乱中的异国之路,一群创造奇迹的中国人。更加坚信五星红旗和中国护照永远是我们在海外的底气。

  紫气东来染世间,人间尽是中国红。走出影院,抬头仰望高空飘扬的国旗,心里想着回家的道路。革命先烈将它染红,子孙后代将它保护。只要有五星红旗的地方,就孕育着希望与信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