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带都都到机构排练节目,我在家长区找了一个角落看书。看着看着耳边突然响起一位妈妈的吼声:“跟你说了多少遍,好好练,就是不听话!”(说了很多句,没有记全)接着传来孩子的哭声,我望过去,看到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坐在教室门口,哭泣着,眼神充满委屈、哀怨和倔强。看着好心疼,我真想上去抱抱这个孩子。男孩的妈妈还在大声呵斥着,老师将妈妈拉到一边劝说,可这位妈妈嘴里还不停说:“对孩子就不能太给面子”。
后来孩子开始上课,妈妈坐在我旁边的椅子上和另一位妈妈聊天。我静静地听着,从对话中了解到,这位妈妈对孩子要求严格,周末排满了辅导班,孩子七岁,好动,这位妈妈怪孩子太好动,坐不住,不够听话乖巧,刚才那一出是因为让孩子做什么事但孩子没有做,看到同学后很兴奋就几个小孩一起打闹玩起来了……
听着听着,我听不下去了,便加入了她们的谈话。我引导着她思考,和她聊到了原生家庭,聊亲子沟通,让他看到孩子的需求和自己的问题。也给她分享了都都的故事,因为我和都都的曾经和他们现在母子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我们聊了很久,这位妈妈也在反思着自己,她明白了孩子的问题其实是她的问题,她承认孩子其实很优秀,很懂事,品质很好,是自己对孩子的期望太高,情绪控制不好,和孩子沟通方式不对。
课间休息时,孩子从教室出来看到妈妈,脸色还是不好,没有理妈妈。可见,孩子的心还处于委屈的状态。这位妈妈拉过孩子,跟孩子道歉,说是她不好,没控制好情绪,不该骂他。孩子似乎不领情,还是撅着嘴巴不说话。我用幽默的语言化解了一下,最后孩子被逗笑了,妈妈和孩子抱在一起,算是和好了。
孩子下课了,这位妈妈带着孩子离开机构前,非常诚恳地对我表示感谢,还和我来了一个大大的拥抱。我感受到她的真诚,回抱了她,对她说了一句“加油”!
作为家长,我们是希望未来孩子非常优秀,还是希望孩子幸福快乐、身心健康?当然这并不冲突,可以同时兼得,但是如果不能兼得呢?我们一定要想明白这件事情。孩子有他们自己的人生使命和轨迹,我们无权要求他们来满足我们的期待,完成我们的梦想,成为我们想成为的样子。孩子有权成为他们自己期待的样子,做他们自己想做的事情,成为他们自己想成为的人。因此,家长们,减少对未来的焦虑,减少对孩子的控制,降低对孩子的期待,让孩子成为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