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这个字常常出现在我们的儒家课程中,为何如此频繁?仁,到底孕育着怎样的意义?
在孔子自述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中并没有提到过仁这个字一次,可这几句话中却全部论述了这个成仁的过程,这也是孔子成仁的过程。他从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到三十而立,这就是孔子早期成仁的一个过程。从志于学习,到将自身立起来,就是一个普通人很高的境界了,和孔子却不拘于此,他开始寻找自己的方向。最终到四十而不惑,也就是大概在孔子40岁的时候,他已经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他选择将自己的仁心外推,也就是去行仁,于是孔子开始了他长达十四年的周游列国。可在这过程中,没有几个君王愿意接纳自己。于是,在孔子50岁的时候,他便知晓了自己的天命,天命注定他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可孔子并没有因为这些退缩,他依旧坚信自己一定可以再做些什么。于是孔子在六十岁的时候便习惯并且接纳了别人对自己的建议与意见。再后来孔子到了晚年依旧没有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在他六十八岁的时候终于返回了鲁国,结束了长达十四年的周游列国,在70岁那年,孔子也认了,便说自己终于得以从心所欲。但这些挫折依旧没有达到孔子,而是在晚年继续收教弟子,把希望传在了弟子们的身上。
这么多些年来,孔子对于当时的处境没有一丝怨言,反而一直在反省自己。而在这些反省当中,他一次次的超拔,一遍遍的成长,最终成就了他最好的自己。所以一直在说有贤才的人很多,偏偏生在了一个不好的时代,所以错的人也一直不是他们。
就凭借孔子自述这简单的几句话中,就蕴含了与仁有关的多少精神!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像孔子这样,一遍遍不断的超越自己,成就自己。我认为如果再给孔子一些时间,他一定会在仁的基础上继续超拔,不断超越,用一生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