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涉及的原则、研究、理论以及本书用法
第一章:处于萌芽阶段及更早期的阅读者开启阅读之旅
1.1做一名在书中寻找宝藏的探险家
策略:从教室的书柜中或图书馆的书架上寻找一些书。浏览一下封面和书里的内容,看看有什么让你感兴趣。打开书一页一页地浏览,像探险家寻找宝藏那样,在书里寻找一些你不知道的有趣细节或事实。
使用建议:本策略可以鼓励孩子更长时间地停留在书中的某一页上,寻找一些新鲜有趣的东西。针对不愿意与书做互动的孩子。
训练提示语:
你能找到些什么?
你从这一页找到什么东西了吗?
从头到尾看看这一页,然后跟我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这确实是好东西!你肯定是看得认真才找到它的。
哇,快看这个!
我都不知道这个人呢,你知道吗?
这个发现太了不起了!
等会儿,我想这一页中还有更多的宝藏,先别翻页
1.2整体与细节
策略:阅读时要注意整体与细节。用手指指着整个页面阅读,说说这一页主要在讲什么。然后把目光聚焦到细节上,说说你观察到了什么。
使用建议:可以帮助学生了解非虚构类作品的一种重要结构:主要观点+关键细节或主题句+论据。
训练提示语:
使用你的手指。用手指指着整页内容。
你可以这样说:“这一页讲的是······”
现在聚焦到细节部分,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翻到下一页,重复这个过程。
把手指移到另一个部分。你从这个部分了解到了什么知识?
这些部分有什么共同之处?
这一页的各个部分中,有什么相同的?
用手指着这个部分。你从中了解到了什么?再指向另一个部分。你从这个部分了解到了什么?
1.3让手指停留一会儿
策略:不要匆匆浏览全书,而要在某些位置暂停多看一会儿。你读哪个部分,就把手指放在那个部分的内容。在一页上停留一段时间后,就可以翻到下一页了。
使用建议:一本新书里面有许多有趣的东西。手指能让读者的眼睛集中在一处,且不漏掉任何一处。在一页上停留一段时间,不着急。“手指头,要停留!” 把手指停留在某个位置,说说看到的东西,然后将手指移动到另一个位置,再说说看到的东西,就这样一页一页地读。直到读完页面上所有的内容之后,才翻到下一页。
训练提示语:
在书上移动手指,跟我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像讲故事那样说说这一页的内容。(虚构类)
跟我说说你学会了什么。(非虚构类)
别这么着急!在这一页在停留一会儿。
你看完了这一整页,还说出了自己看到的内容!
慢点儿看!
说说你看到的内容吧。
翻到下一页之前,你还要做什么?
1.4把图画当垫脚石
策略:把图画当垫脚石,从一页“走到”另一页。看看页面上的图画,说说发生了什么,然后翻到下一页,说说接下来发生了什么,这样一页一页地读下去。
使用建议:适合用来重读以前朗读过的书,锻炼学生讲故事的能力,也适合学生练习利用图画阅读不熟悉的书。
示例:A Visitor for Bear. 我从一页“走到”另一页,并把各页的内容联系起来。(指着第一页)“门上有一个标志,上面写着‘不!’可见他不想邀请任何人进来。”(指着下一页)“一开始,熊想吃早餐,所以他把围裙放在厨房里。”(指着下一页)“但是一只老鼠来到了他的家门口,他说‘走开!你没看到我门上的标志吗?然后就关上了门”(指着下一页)“他回到厨房,在桌子上放了一把勺子和一个杯子。”
训练提示语:
你可以说:“然后······”
你可以说:“接下来······”
思考一下各页质检的联系。
后来发生了什么?我们翻到下一页看看。
仔细看看这些图画,想想这一页与下一页之间的联系。
1.5搜寻词语宝藏
策略:看书里的图画和文字。首先通过图画来理解故事,然后从文字中寻找自己已经认识的词。
使用建议:强调低幼阅读者应该首先理解文本的内容。先了解内容,再寻找已经认识的词。可以把图标上罗列已经认识的词,还可以按照字母顺序把他们贴在单词墙上。
训练提示语
让我们读读这个故事,首次用看图的方式来了解它的内容。
再浏览一下这一页的文字。你有没有看到认识的词?
给我指一指这一页汇中你认识的词吧。
我们找找宝藏还不好?这一页中可能有你认识的词哦。
1.6人物说的话,人物做的事
策略:说一说每一页的内容,尽量像讲故事那样说。你可以仔细看看图画,说说人物在做什么,说什么。
使用建议:本策略可以教阅读者在阅读自己熟悉的故事时尝试记忆人物说的话和做的事,但也可用于不熟悉的书。在示例中,我想象(或者推断)了人物会说的话。在实际的故事中,人物在第一页什么都没有说。
示例:在阅读每一页时,我都会尝试说说两方面的内容:人物说了什么,什么做了什么。我们把他们联系在一起,就像讲故事一样。在《好脏的哈利》(Harry the Dirty Dog)的第一页中,哈利跑下楼(这是人物做的事)“我坚决不洗澡!”他说(这是人物说的话)
训练提示语:
你认为他可能说什么?
仔细看看图画。他在做什么?
人物在这一页做了什么动作?
在这里停留一会儿。说说他做了什么,说了什么。
你讲到了两方面的内容:他做了什么,以及他说了什么。
1.7用表演的方式讲故事
策略:在读到某一页时暂停。使用你的面部表情、动作和语言来表演这个故事。添加一些语言来解释你在做什么。
使用建议:建议大家读 A Quick Guide to Boosting English Acquisition in Choice Time,在情景表演、艺术课或其他场合中对熟悉的故事进行调整而得出的,在自由活动时间甚至是在常规阅读讨论会上使用都非常有效。
训练提示语:
人物现在在做什么?用表演和动作来表演一下。
现在复述一下这一页的内容,
想象一下这个部分中的人物。现在请向这个人物一样讲话。
在这儿停一下。讲一讲他做了什么,说什么。
你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把这个故事讲得真生动!
你的表演非常符合这一页上描述的事情!解释一下你在做什么吧。
1.8表达情绪
策略:想一想这一页的人物的感受。想一想人物会说什么。模仿人物的语言来说话。
使用建议:不管对熟悉的书还是不熟悉的书,本策略都可以使用。为了挖掘学生潜在的表演天赋,你可以示范朗读书中的两个不同部分的对话,来表达两种不同的情绪。例如,在《卖帽子》这本书里,你可以用兴奋、充满希望的语气来读“卖帽子啦!卖帽子啦!五十美分一顶帽子!”,然后用恼怒、气愤的语气来读“你们这些臭猴子,你们!”。
训练提示语:
人物会怎样说这些话呢?表演一下吧。
在讲话的时候想一想人物的感受。
你读这段话的语气能让我感觉他很开心(或生气、悲伤)。
你的语气很符合这一页人物的感受。
1.9回顾前文的内容并修正想法
策略:阅读时,如果你忽然意识到“等等,这不合理!”你一定要去弄个明白。返回前面的内容,改变你之前的想法,弄明白让你觉得不清楚的内容。
使用建议:阅读一些不熟悉的故事时,你可以教学生运用关于故事如何发展的知识来阅读图画,这对他们非常有帮助。讲故事时,他们对事情发展的推断可能大致说的佟,但是等他们读到一些新信息后,可能发现推断不再合理。
训练提示语
嗯,这跟你刚才说的相符吗?我们回到前面,再想一想这一页说了什么。
哦,原来接下来发生了这样的事呀。那你认为前一页描述了什么?
把你读的这几页联系起来。
我注意到你改变了之前的推论,这样就说通了。
1.10使用故事化语言
策略:像讲故事那样使用我们在故事中经常听到的词句。我们可能经常会听到的词语或短语有:从前、后来、一直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在那之后、在当天的晚些时候、尽管、现在、那时等。
使用建议:与孩子坐在一起的时候,你可以在他从一个部分过渡到另一个部分或者从一页过渡到另一页时,根据需要简单地提示这些词语或短语。听到你的提示之后,他可以把这些说法用到自己的讲述中。你还可以根据朗读的内容调整这里提到的训练提示语。
训练提示语:
故事可以怎样开始?
从一页内容转到另一页内容的时候,你可以使用什么词语?
故事就要讲完了!你会使用什么词语?
我们重新讲这个故事。用“从前”开始。
1.11借助肢体动作记忆关键词
策略:模仿为你朗读故事的人在读这个故事时的动作。思考一下:人物可能会说些什么?可能会做些什么?读故事的人告诉了你什么?借助相应的肢体动作来讲故事。
使用建议:阅读时,加入肢体动作(比如手势)会帮助你加深对故事印象。可以鼓励孩子模仿你要求的动作,或者让他们自己想一些动作。独立阅读或与搭档一起阅读时,这些动作可以帮助孩子调动记忆,回想起故事中的词语。
训练提示语:
表演一下,在我读这一页时,你做了什么动作?
你记得自己的动作!那你能想起这一页讲了什么故事吗?
认真看看图画,然后根据图画做一些动作。
就是这个!(在孩子做出与本页内容匹配的肢体动作之后。)现在来讲讲这个故事吧。
1.12记住重复的内容
策略 有时候一本书会一遍又一遍地讲同一件事,这种重复的形式可以帮助你记忆每一页上相同的内容。你可以看看每一页的图画有什么不同之处。尽可能阅读所有的部分,即相同的部分和出现新内容的部分。
使用建议:《棕色的熊,棕色的熊》、《Chicka Chicka Boom Boom》和《我们要去捉狗熊》都是带有重复性内容的优质图书,阅读这些书时,孩子们既可以从重复模式中收益,又可以通过图画来发现新内容。
训练提示语:
这一页有什么内容是重复的?
说一说重复的内容。
看看图画里有什么新内容。
这一页与上一页有什么不同之处?
这一页与上一页有什么相似之处?
1.13像故事里的人物一样讲话
策略:善于讲故事的人能让故事里的人物“说话”。想一下这一页的故事中讲述了什么,开口说话时,假装自己是故事里的人物。想一想人物说了什么,以及他会用怎样的语气来说。像故事里的人物那样说话。
使用建议:学生在总结每一页发生的事情时,运用本策略是明智的选择,这比实际的故事语言更有效。你可能要示范一两次,让大家听清“一家人经过哪里,看到了哈利,但是他们没有想到那真的是他”与“每个人在摇头,说‘不,这不可能是哈利’”之间的区别。你可以先用平稳单调的语气来朗读这些内容,然后换一种充满表现力的语气来朗读。
训练提示语
像故事里的人物一样讲话。
假装你就是那个人物,像他那样说话。
这是他说的内容。但他会用什么语气来说呢?
你让人物说起话来了!
你不仅仅是在讲故事,还让人物说起话来了。
你说话的语气可能正式人物会用的语气。
1.14不知道就猜
策略:如果不知道,你可以猜一猜(发生了什么、书中人物有什么感受,人物会说什么)。做与标题、图画和已经大声的情节相符的猜测。
示例:《奥莉薇》‑根据第1页的图画,我可能会说“奥莉薇喜欢唱歌”。然后说:“她还喜欢做很多事,比如玩溜溜球、做饭、跑跑跳跳,还有倒立。”
训练提示语:
看图画,想象到目前为止法身了什么。接下来可能发生什么?
你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可以猜一猜。
想一下到目前为止发生了。接下来发生什么事比较合理?
1.15学会解释自己的想法
策略:阅读时,如果你有了什么想法,可以停下来想一想:怎么会想到这个?你可以看一下图画,看看是什么让你产生这种想法。与你的搭档或者教师说一说你的想法。
使用建议:本策略最适合在讨论会中以交流的形式教给学生,或者教给在谈话中正在从一个部分或一个想法调到另一个的阅读搭档。
训练提示语:
是什么让你认为她很伤心(或生气、开心)?
你为什么认为他们伤心?
你怎么知道他们伤心?
说一说你是怎么产生这种想法的。
告诉我是什么让你想到这个的。
你解释得非常清楚!这根图画很相符。
1.16我看到了什么/我想到了什么
策略:阅读就是思考!你可以阅读页面上的内容,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然后说一说你想到了什么。
示例:We Play Music, 读第1页时,我看到了鼓、手碟、敲击棒、钟、小号。哦!还有木鱼。我需要看完所有图画才能找到所有的乐器。
训练提示语:
指着图画,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你对这一页的内容有什么想法?
你可以这样说:“我在想······”
你可以这样说:“可能······”
是的,这是一个想法,而且是你自己想出来的哦。
1.17像专家一样讲话
策略:在阅读非虚构类作品时,像科学家或专家那样说话。认真看图,记住作者想介绍的信息。想一想作者使用了哪些词语,在讲给搭档时使用这些词语。
使用建议:适用于阅读者已经认识书里的词汇。如果孩子选择了不熟悉的内容,你可以解释相关的词:“嗯,你注意到那种鼓了吗?它叫做邦戈鼓。下一次看到它的时候,你可以这样叫它。”
提示性语言
我注意到你在很认真地观察细节。你能使用更加专业的词语介绍它吗?
它的确切名称是什么?
科学家会叫它什么?
试着使用_____方面的专家会使用的词汇。
现在你开始像专家一样说话了!____这个词正式专家在谈到这个话题时会使用的词。
1.18使用讲课的语气
策略 用讲课的语气来朗读,想一想别人是怎样给你朗读知识性文本的,试着把你的语气变成那样。
示例:朗读知识性文本与朗读故事不一样。在故事中,人物会讲话,会做一些事情,叙述者会向读者介绍情况。在知识性文本中,作者会教你一些东西,而且会提到大量的事实。请认真倾听,注意我读关于熊的故事与关于熊的知识性文本时有什么不同。
训练提示语:
这听起来像讲课的语气,你告诉了我一个又一个的事实。
在知识性文本中,动物不会说话。请告诉我一些关于这种动物的事实。
看看这些图画,说一说你学到了什么。
1.19将各页内容联系起来
策略:如果一整本书讲的是一件事,你就要将各页的内容联系起来。如果是故事书,那么这一整本书在讲一个故事,你可以使用“然后”“后来”等词语把各页的内容练成一体。如果是知识性文本,那么这一整本书在介绍一个主题,你可以使用“另外”“此外”这样的词语把各页的内容连城一体。
使用建议:你可以根据学生选择的图书类型来调整这堂课,在讲授策略的时候,只针对学生选择的图书类型进行讲解即可,这样更易于学生记忆。
训练提示语
想一下这几页有什么联系。
你可以这样说:“后来······”
你可以这样说:“另外······”
你从这一页中学到的内容与那一页中学到的内容有什么联系?
这个人物是如何从这里到那里的?
1.20是个体名称还是群体名称?
策略:想一下你阅读的是什么类型的图书,然后想一想作者是怎样介绍书里的“谁”的。如果是知识性文本,我们应该把这个“谁”当成一个群体;如果是故事书,我们应该把这个“谁”当成个体。
示例:作者在知识性文本中向我们介绍某物事,会使用它的通用名称。阅读时,请试着想一想你读的是什么类型的书——是讲述关于这个“谁”的一切知识和主题的知识性文本,还是把这个“谁”当成具体人物的故事书?
训练提示语:
我们想一下这是一本什么类型的书。
这是知识性文本还是故事书?
你怎么知道还是故事书?
你怎么知道这是知识性文本?
我们来想一下:这个“谁”是指一个人还是一个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