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的张莘卿,是日照县有历史记载的第一位进士。他家境贫寒,但自小就聪明过人,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每日闭门苦读,哪怕天寒地冻,也从来没有间断过。
彼时仍处于宋金交战时期,但金国已经攻破汴梁,俘虏徽、钦二帝,王朝只得苟延于长江以南。战乱频发,百姓流离失所,张莘卿虽身处困境,却心无旁骛,一边劳动,一边勤奋读书,他的学问也日渐深厚。
张莘卿在学习上从不马虎,小时候背诵的文段,张莘卿一辈子都忘不了。在他年老的时候,他依然经常手里捧着书,温故知新。张莘卿不仅好学,而且非常自律。他家里的那些藏书卷册,每一本都特别整洁,蝇头小楷的字迹密密麻麻,都是他亲手抄写的。有人看他如此辛苦,就劝他:“人活着应该及时行乐啊,你这样自找苦吃,到底图啥呢?”他却笑着说:“读书写作带给我的快乐,是任何事儿都替代不了的。”
后来,张莘卿在科举考试当中一路高中,从乡试到会试,最终考中了进士,名声大噪。
做官后,张莘卿为官清廉,不畏强权,曾有一位河州守将贪赃枉法,他坚持秉公处理案件,让那个守将收敛了自己的行为。又有一次,一位正将因为自己出身权贵所以为人很高傲,还瞧不起张莘卿,认为张莘卿就是一介书生,没什么了不起的,但张莘卿从来不和他计较。有一次,下属部将整理出了那位高傲正将的数十条罪过,要向上举报。但那位部将的真实意图,其实是想用这一招来离间正将和同僚的关系。那位部将觉得:张莘卿平时经常受正将的欺负,他一定和自己一样,恨透了正将,一定会支持自己的。但是,张莘卿看过了这份举报材料后,立刻明白了部将动机不纯。于是,他对部将这样说:“正将有做的好的地方,咱们要夸奖人家,人家要有不好的地方,咱们不能宣扬,这才是君子的用心、为人处世的道理,何况是对待我们自己的同僚呢?”在张莘卿的再三劝导下,这位部将感到很惭愧,终止了自己的计谋。
张莘卿不仅清廉公正,而且还严格要求自己。他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外面,从来不铺张浪费,也没有不良嗜好,更不为自己置办产业。有一次,他奉命将粮草运到南京广济仓,这趟公务结束后,下属官员按所谓惯例送给他上百两白银,张莘卿他坚决不收。到了第二天,那位官员又送来一袋茶叶,还跪在张莘卿的马前,恳求他无论如何要收下。张莘卿不忍心再拒绝,接受了这袋茶叶。但是收下后却发现袋子里面根本不是茶叶,而是钱。他立即把这位官员叫回来,把钱退还给了他,并严厉批评了他的这种行为。
大家看到张莘卿的这些做法,终于对他心服口服,纷纷夸奖张莘卿恪守廉洁之心,始终表里如一。
张莘卿不管是在考中进士之前,还是在退休回到家乡之后,都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对晚辈、后代的教育培养上。在他的悉心教导下,他的门人、子孙们有十多个人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他的孙子张行简学问精深、品行高尚,在金朝大定十九年(公元1179年)的时候,考中了状元,再一次为家族带来了无上的荣耀。这不仅是个人努力的结果,更是祖父张莘卿耳提面命、亲自栽培的成果。不过遗憾的是,就在张行简高中状元的这一年,张莘卿去世了,享年六十九岁。
当时的人都说,张莘卿的字画刚健秀美,有苏东坡先生的遗法;张莘卿的文章温润峻洁,就如同他的为人。
张莘卿的字画、文章以及他对教育的热爱和执着,都成为了后人传颂的佳话。他的故事,也代代相传,成为了一个激励人们追求学问、奋发向上的民间故事。#头条创作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