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光曰:《春秋》书楚子虔诱蔡侯般杀之于申。彼列国也。孔子犹深贬之,恶其诱讨也,况为天子而诱匹夫乎!王遂以聚敛之才,殿新造之邦,用苛虐致乱。王弁庸夫,乘衅窃发,苟沂帅得人,戮之易于犬豕耳,何必以天子诏书为诱人之饵乎!且作乱者五人耳,乃使曹华设诈,屠千馀人,不亦滥乎!然则自今士卒孰不猜其将帅,将帅何以令其士卒!上下盻盻,如寇仇聚处,得间则更相鱼肉,惟先发者为雄耳,祸乱何时而弭哉!惜夫!宪宗削平僭乱,几致治平,其美业所以不终,由苟徇近功,不敦大信故也。
横海节度使乌重胤上奏:“河朔藩镇所以能够长期抗拒朝廷诏令,割据六十余年,原因是他们在各州设置镇将主持军政,夺刺史和县令的权力,自作威福。如果能让刺史行使自己的职权,那么,就是出现像安禄山、史思明这样的奸雄,也必然不可能以一州的兵力叛乱。现在,我所管辖的德、棣、景三州,已下令各州镇将把军权归还刺史,各州的州兵都由刺史统辖。”夏季,四月,丙寅(十九日),唐宪宗下诏,命各道节度使、都团练使、都防御使、经略使等所统辖的支郡兵马,一律归各州刺史统辖。自从至德元年以来,节度使权势日重,他们在各自管辖的州郡设置镇兵,派大将主持军务,专横跋扈,所以,乌重胤上奏论及此事。从此以后,河北藩镇中,只有横海最为顺从朝廷,都是由于乌重胤处置适宜的缘故。
辛未(二十四日),工部侍郎、同平章事程异去世。
宰相裴度知无不言,皇甫镈的党羽在暗地里不断排挤他。丙子(二十九日),唐宪宗下诏,命裴度带门下侍郎、同平章事的荣誉官衔,充任河东节度使。皇甫镈专以聚敛取媚宪宗,朝臣都不敢言,只有谏议大夫武儒衡上奏,指斥皇甫镈罪行。皇甫镈向宪宗上诉,表示自己清白无辜。宪宗说:“你是由于武儒衡上奏,难道想要报复他吗?”皇甫镈这才不敢再说话。武儒衡是前宰相武元衡的叔伯兄弟。
史馆修撰李翱上奏,认为:“平定祸乱依靠武力,开创太平大业则依靠文治和贤德。现在,皇上既然已经用武力平定天下,不如接着革除弊政,恢复高祖、太宗创立的传统制度,任用忠心正直的人士而不随便怀疑,摒斥奸邪佞幸的小人而不再亲近他们;改革赋税制度,将以往收钱币改为交纳实物;禁绝地方官吏向朝廷奉献钱物,减免百姓的租税;加强边防,抵抗边境戎狄的侵犯;经常访求待制官员,倾听他们的意见,以使下情上达。以上六条,是朝廷大政的根本之道,也是达到太平盛世的主要途径。现在,皇上既已经把那些常人难以做到的事都完成,为什么不接着实行这些容易做到的事呢?按照皇上的天资和圣明,如果不受身边小人的巧言诱惑,信用耿直忠正的臣僚,那么,天下太平大治,可不劳皇上躬亲辛劳而自然形成。但如果皇上不注意这些方面,臣担心在以武功平定天下之后,贪图安逸的欲望容易滋生,臣下左右阿谀迎奉,这时,就有人向皇上进言,他们必定会这样说:‘天下已经太平,皇上可以高枕无忧,自图安逸。’如果皇上按照他们说的那样去贪图享乐的话,太平盛世也就遥远无期了!”
秋季七月,丁丑朔(初一),田弘正把暗杀武元衡的刺客王士元等十六人押送京城。唐宪宗下诏,命将王士元等人交付京兆府、御史台逐个详加审问,王士元等人都招供认罪。但当京兆尹崔元略问武元衡遇难时穿的衣服是什么颜色时,王士元等人说法不一,崔元略追问是何缘故?王士元等人答称:“成德王承宗和淄青李师道同谋策划派遣刺客暗杀武元衡,我们受李师道的指派赶赴京城,不料来晚,误了约定的日期。听说成德人已经把武元德杀害,于是,我们就把功劳据为己有,为的是回去报功领赏。现在,我们自认为罪责和暗杀者相等,最终难免于一死,所以,也就招供认罪。”唐宪宗也不愿再辨别王士元等人是否凶手,下令把他们全部斩首。
戊寅(初二),宣武节度使韩弘首次来京朝拜,唐宪宗以隆重的礼节接待韩弘。韩弘向朝廷奉献战马三千匹,丝绢五千匹,杂色丝织品三万匹,金银器皿一千件。除此之外,宣武库房还有钱百余缗,丝绢百余万匹,战马七千匹,粮食三百万斛。
己丑(十三日),朝廷百官唐宪宗上尊号,谥号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然后,宪宗下诏大赦天下。
沂、海、兗、密观察使王遂出身于掌管钱谷的官吏,性情急躁,气量狭小,缺乏远见卓识。这时,观察使府刚刚创建,人心尚未安定,王遂却专门以严刑酷法进行治理,他所用的刑杖比一般常用的大得多。每次责骂将士时,动不动就侮辱他们为“反虏”。他还在盛夏的季节里,命令干兵冒着炎热酷暑为自己建造观察使府的房舍,并且严加监督催促。将士无不愤怒怨恨。辛卯(十五日),参加建造房舍的士兵王弁和同伙四人在沂水中洗澡,五人密谋作乱,王弁说:“现在,我们服役犯罪不免一死,拼死奋力而建功立业也不过一死,如果死于建功立业,岂不比服役犯罪而死更胜一筹!明天,听说王常侍和监军、副使要举行宴会,而部将都在休假,卫兵也大多休息,如果我们趁此机会出其不意袭杀他们,可以说是万全之策。”四人都认为王弁的主意不错,约定事成后共推王弁为观察留后,代行王遂的职务。壬辰(十六日),王遂等人正在饮宴,中午刚过,王弁等五人突然冲入,直奔卫兵值班房中夺取弓箭和刀枪,然后,向前对准观察副使张敦实射去,张敦实当即被杀死。王遂和监军仓遑站起逃窜,被王弁擒获,他历数王遂上任以来在盛夏征发劳役,以及对士兵和百姓用刑残暴的罪行,然后,将王遂斩首。王弁传令不得惊吓和冒犯监军,随即自称留后,升堂发布号令,与监军在礼仪上平起平坐。他又召集诸将和下属官吏前来参拜祝贺,众人不敢不从。监军把以上情况写成表状,上报朝廷。
甲午(十八日),韩弘又向朝廷奉献丝绢二十五万匹,粗丝绸三万匹,银器二百七十件。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各向朝廷奉献钱一万缗。自从元和九年朝廷对淮西用兵以来,度支使、盐铁使以及各地藩镇争相向朝廷进奉钱物,称为“助军”;平定淮西等地以后又进奉,称为“贺礼”;接着,又进奉,称为“助赏”;宪宗加尊号时又进奉,也称为“贺礼”。丁酉(二十一日),唐宪宗任命河阳节度使令狐楚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令狐楚与皇甫镈是同一年考中的进士,所以,皇甫镈引荐令狐楚担任宰相。
朝廷听说沂州发生军乱,甲辰(二十八日),任命棣州刺史曹华为沂、海、兖、密观察使。
韩弘多次上奏朝廷,请求批准自己留居京城。八月,己酉(初三),唐宪宗任命韩弘代理司徒,兼中书令。癸丑(初七),任命吏部尚书张弘靖带同平章事的官衔,充任宣武节度使。张弘靖是唐德宗时的宰相张延赏的儿子,从小就美名在外,在朝做官清简练达、静默通识。河东、宣武两镇缺任节度使,朝廷认为他向来威望和地位崇重,相继任命他前往镇守。河东前节度使王锷贪财聚敛,宣武前节度使韩弘严刑苛政,张弘靖赴任后,两镇的将吏和百姓喜爱他为官廉洁谨厚、宽容大度,因此,军心和民心由此安定下来。
已未(十三日),田弘正来京朝拜,唐宪宗以最为隆重的礼节接待他。
戊辰(二十二日),陈许(忠武)节度使郗士美去世,唐宪宗任命库部员外李渤为吊祭使。李渤完成吊丧任务后,回到京城,上奏朝廷说:“臣这次出使路过渭南,听说长源乡过去有四百户,现在仅存百余户,乡县过去有三千户,现在仅存一千户,其它州县户口耗减情况与此大体相似。户口耗减这样严重,究其原因,都是由于州县官吏把逃户所欠的税款摊派给他们的邻居,邻居不堪负担,以致被迫和逃户一样逃亡。这都是那些贪官污吏剥夺百姓而向他们的上司献媚,因此只想到竭泽而渔,不考虑以后还有没有鱼可捕捞的缘故。请求皇上颁下诏书,禁绝摊逃的弊政,同时建议把逃户的全部财产用来抵税,如果还不足以抵偿的话,就请求予以免除。这样,用不了几年,逃户就会逐渐回乡重新开始农业生产。”宰相皇甫镈看到李渤的奏章,憎恨他诋毁朝政,置之不理。于是李渤假托身体有病,辞官回到东都洛阳。
癸酉(二十七日),吐蕃出兵侵犯庆州,在方渠扎寨安营。
朝廷商议发兵讨伐王弁,但又恐怕青州和郓州相互煽动,继而也发生兵变。于是,任命王弁为开州刺史,派宦官把任命书授予王弁。宦官到沂州后,哄骗王弁说:“开州已经预先派人在路旁迎接您,您接到任命书后,应当尽快出发上任。”王弁当天就从沂州出发,这时,他的前导和随从人员还有一百多人。进入徐州境内后,当地官吏命他减少随从人员,跟随他的人也逐渐逃散。于是,宦官命人将王弁上了枷锁,乘驴进关。九月,戊寅(初三),王弁在东市被拦腰斩杀。当初,朝廷平定淄青后,把淄青分为三镇,李师道在郓州的兵士被分配到郓、青、沂、三个藩镇。等到沂州观察使王遂被王弁杀害后,朝廷认为李师道的余党仍然反叛,凶悍骄横的本性没有丝毫改变。于是,命令棣州刺吏曹华为沂州观察使,率领棣州的军队奔赴沂州,将李师道配属沂州的兵全部斩除。曹华率兵抵达沂州城下,对沂州欢迎他的将士,都用好言好语加以安抚,让他们先回城去,然后,入城安抚其余将士,这样,众人对曹华的来意都不加怀疑。曹华上任三天后,举行盛大宴会,招待沂州的将士,事先在帐幕的背后埋伏披甲持枪的兵士一千人。将士到齐后,曹华召集大家说:“皇上考虑到郓州的兵士迁徒到沂州,十分辛苦,特此让我加给赏赐,所以,现在我命令郓州的将士站在左边,沂州的将士站到右边。”将士分别站定后,曹华命沂州的将士一律出去,随即下令关闭大门,对留在里面的郓州将士说:“王常侍奉皇上的命令到这里做观察使,你们都是他的部下,怎敢犯上作乱,肆意把他杀害!”话音未落,伏兵一齐冲出,把郓州的将士团团包围,乱刀斩杀,一千二百人全部死亡,无一人逃脱,地上的流血蒸发成红色的雾气,在大门和墙壁间萦绕飘浮,达一丈多高,很久才逐渐消散。
甲辰(二十九日),唐宪宗任命田弘正兼待中,仍为魏博节度使。田弘正三次上奏,请求留居京城,唐宪宗不准。田弘正常常担心自己一旦去世之后,魏博的将吏仍然按照以往的惯例,拥戴自己的亲人,所以,他让自己的兄弟、儿子和侄子都到朝廷做官。唐宪宗也都把他们提拔到显要的官位上,以致在他的家里,身着红色和紫色官服的人布满院庭,当时的人认为他们很荣耀。
乙巳(三十日)唐宪宗询问宰相:“玄宗朝政治,先治而后乱,是什么原因?”崔群回答说:“玄宗任用姚崇、宋璟、卢怀慎、苏颋、韩休、张九龄为宰相,则天下大治;但用宇文融、李林甫、杨国忠为宰相,则朝政紊乱。所以,用人得失,关系重大。人们都认为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叛乱是天下大乱的开端,臣则认为开元二十四年罢除张九龄相位,信用李林甫主持朝政是治乱的分界线。但愿陛下效法玄宗开元初年,以天宝末年为鉴戒,如果陛下能这样做,那就是国家长治久安的福分啊!”皇甫镈知道自己是靠谄媚皇上的手段才被提拔为宰相的,所以,对崔群十分痛恨。
冬季十月,壬戌(十七日),容管经略使奏称,安南叛贼杨清起兵,攻陷都护府所在地交州城,杀死都护李象古和他的妻子,以及下属官吏、随从士卒一千多人。李象古,即前鄂岳观察使李道古的哥哥,由于贪图钱财,对部下苛刻而失去众心。杨清世代为蛮人酋长,李象古召见杨清,任命他为牙将,杨清郁郁不得志。李象古命杨清率兵三千讨伐黄洞蛮,杨清乘士卒不满李象古的机会,率兵在半夜擅自返回,袭击交州城,结果把州城攻陷。当初,蛮贼酋长黄少卿,从贞元年间以来反复无常,时而归顺,时而叛变。桂管观察使裴行立、容管经略使阳旻二人,抱着侥幸立功的心理,争相上奏朝廷,请求出兵讨伐。唐宪宗批准他们的请求。岭南节度使孔戣多次上奏劝阻说:“这些人都是禽兽,不讲礼义廉耻,我们只应当考虑朝廷的利害得失,不必和他们争论是非曲直。”唐宪宗不听孔戣的意见,大肆征发江淮、荆湖的兵力,命令他们会同容管、桂管的军队,共同讨伐黄洞蛮。结果,士卒在南方的深山密林里作战,都被瘴气染上疾病,死亡不计其数。安南牙将杨清趁此机会,率兵叛乱,杀死都护李象古。裴行立、阳旻二人也最终未能立功。桂管、容管由于长期出兵打仗,民力耗竭,田野荒芜,只有孔戣所管辖的岭南道安然无恙。
丙寅(二十一日),唐宪宗任命唐州刺史桂仲武为安南都护,宣诏赦免杨清叛乱的罪行,任命他为琼州刺史。
这一年,吐蕃节度论三摩等人率十五万大军围攻唐朝的盐州,党项也派兵援助吐蕃,参予攻城。盐州刺史李文悦竭力坚守城池二十七天,吐蕃未能攻克。灵武牙将史敬奉请求朔方节度使杜叔良拨给自己兵力三千人,带三十天的干粮,深入吐蕃境内,攻击敌后,以便迫使吐蕃大军解除对盐州的围攻。杜叔良批准史奉敬的请求,拨给他二千五百兵力。史奉敬出兵后十多天,没有音信,朔方人都认为他已经全军覆没,盐州也已失守。不料没过多久,史奉敬率兵从意想不到的小路绕到吐蕃军队的背后,吐蕃得知腹背受敌,大为惊慌,急忙溃退。史奉敬率军奋力追击,大败吐蕃军队,杀伤不计其数。史敬奉和凤翔节度使部将野诗良辅、泾原节度使部将郝玼都是以英勇善战闻名于边陲,吐蕃将士特别害怕他们三人。
柳泌抵达台州后,逼迫当地的官吏率领百姓上天台山,为唐宪宗采摘草药,经过一年多的时间,毫无所获,柳泌害怕担当欺君的罪名,携带全家老小逃到山里。浙江东道观察使派人逮捕柳泌,把他押送到京城。皇甫镈、李道古百般为柳泌辩解,开脱他的罪名。唐宪宗听信二人的话,命柳泌仍旧待诏翰林院,服用柳泌的药后,越来越躁渴。
起居舍人裴潾上书朝廷,认为:“能够除去天下祸害的人,就能够享受天下的利益;能够和天下人同享欢乐的人,就能够享受天下的福分。从黄帝开始,一直到周文王、武王,他们的寿命和在帝位的时间之所以很长,都是由于遵循这种道理的缘故。但是,从去年以来,不少地方官吏向朝廷推荐方士,方士之间也相互举荐,以致推荐到朝廷来的方士越来越多。如果天下真的有神仙存在,他们必定躲藏在深山密林中,惟恐被人发现。因此,凡是想和当朝权贵交结,说大话自夸,用奇技巧术哗众取宠的人,肯定都是急功好利的不法之徒,怎么能轻易相信他们的大话,从而服用他们的药呢?药材是用来治病的东西,不是早晚经常吃的食品,况且金石浓烈而有毒性,又加上用火炼,恐怕不是人的五脏所能承受得了。古代的时候,凡是君主要饮用的药物,都由臣下先尝,确信没有问题,然后才吃。因此,请求皇上下令,让献药的那些方士自己先吃一年,然后,他们所献的药是真是假,自然就可以辨别。”唐宪宗看到裴潾上书后大怒。十一月,己亥(二十五日),命令把裴潾贬为江陵令。
当初,百官商议唐宪宗的尊号时,皇甫镈认为应当增加“孝德”两个字。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崔群说:“尊号中有‘圣’字,那么,‘孝’的意义已经包含在其中。”皇甫镈在唐宪宗的面前说崔群的坏话:“崔群对于陛下的尊号,竟然舍不得用‘孝德’两个字。”宪宗大怒。这时,由于皇甫镈对于边军的衣粮和赏赐物品,经常不按时发放,凡是供给的衣粮物品,又大多是陈旧腐败的东西,无法使用,兵士埋怨愤怒,流言要发动兵变。宁节度使李光颜忧心如焚,十分恐惧,甚至一度打算自杀,他派人将此情况向唐宪宗汇报,宪宗不信。这时,京城上下听说边兵要发动兵变的消息,也都惊恐不安,崔群把京城内外人们惊恐不安的情况向唐宪宗报告。皇甫镈秘密地对唐宪宗说:“朝廷供给边军的衣粮赏赐物品,都是按照过去的制度发放的。可是,人们的情绪却突然发生变化,臣看都是由于崔群在那里鼓吹煽动,以此来猎取名声,而把人们的怨怒推给皇上。”宪宗听信皇甫镈的谗言。十二月,乙卯(十一日),贬崔群为湖南观察使。于是,朝廷内外都咬牙切齿般地憎恨皇甫镈。
中书舍人武儒衡做官有节操,喜好直言不讳,因此得到唐宪宗的器重,待遇甚为优厚,人们都认为他即将被宪宗拜为宰相。令狐楚忌妒武儒衡,想找人来阻止武儒衡被拜为宰相。于是,他向宪宗推荐山南东道节度推官狄兼德才兼备。癸亥(十九日),唐宪宗任命狄兼为左拾遗内供奉。狄兼,即武则天朝宰相狄仁杰的同族曾孙。令狐楚亲自动手起草任命狄兼的制书措辞,制书夸张地说:“天后武则天窃取帝位,奸臣专权,幸赖狄仁杰保护中宗皇帝,以致最终得以恢复李唐王朝。”武儒衡向唐宪宗哭泣上诉,认为令狐楚这番话是影射自己的祖先,他说:“我的曾祖武平一,在天后武则天朝时,辞官住在嵩山,信奉佛教,以至于死。”宪宗由此而鄙薄令狐楚的为人。
元和十五年(庚子,公元820年)春季正月,沂、海、兖、密观察使曹华奏请朝廷,将观察使所在地由沂州迁往兖州,唐宪宗准奏。
义成节度使刘悟来京朝拜。当初,左神策军护军中尉吐突承璀密谋拥立澧王李恽为皇太子,唐宪宗不许。待到唐宪宗卧病时,吐突承璀的阴谋仍未止息。太子听说这个消息后,十分忧愁,密派人向司农卿郭钊询问应付此事的计策,郭钊说:“殿下只要对皇上竭尽孝顺,等待事情发展的结果,而不要忧虑其他事情。”郭钊是皇太子的舅舅。唐宪宗服用金丹后,常常暴躁发怒,左右随从宦官往往被怪罪责骂挨打,甚至有人被打死。由此人人自危。庚子(二十七日),唐宪宗在中和殿突然死亡,当时人都说是被内常侍陈弘志杀死的。陈弘志的同党内宫官员,为隐瞒真相,不敢追究凶手,只是说宪宗吃金丹后药性发作而死,外人都无法辨明事情真假。
神策军护军中尉梁守谦和诸位宦官马进潭、刘承偕、韦元素、王守澄等人,共同拥立太子继皇帝位,杀吐突承璀和澧王李恽,赏赐左、右神策军士每人钱五十缗,左右羽林、左右龙武、左右神武六军、威远营军士每人钱三十缗,左右金吾军士每人钱十五缗。
闰月,丙午(初三),唐穆宗在太极殿东厢即皇帝位。当天,在思政殿召见翰林学士段文昌等人,以及兵部郎中薛放、驾部员外郎丁公著。薛放,即德宗朝福建观察使幕僚薛戎的弟弟;丁公著是苏州人。二人都是穆宗即位前的太子侍读。穆宗这时正为宪宗服丧,尚未亲政。薛放和丁公著常常在宫中陪伴穆宗,参预朝廷的机密工作。穆宗打算任命这两个人为宰相,二人坚决推辞。
丁未(初四),唐穆宗在西宫早晚哭丧,在月华门外召见百官。随后下诏,贬皇甫镈为崖州司户。市民百姓都拍手叫好,庆贺除去一大祸害。
唐穆宗与百官商议任命宰相,令狐楚推荐御史中丞萧俛。辛亥(初八),唐穆宗任命萧俛和段文昌二人均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令狐楚、萧俛和皇甫镈都是同一年考中的进士,穆宗恨皇甫镈和吐突承璀阴谋拥立澧王李恽,因此,打算诛杀他,萧俛和宦官劝阻穆宗,皇甫镈才得以免死。壬子(初九),唐穆宗下令杖杀柳泌和僧人大通,其余方士一律流放到五岭以外的荒远之地,同时下令贬左金吾将李道古为循州司马。
癸丑(初十),唐穆宗任命薛放为工部侍郎,丁公著为给事中。
乙卯(十二日),唐穆宗尊奉郭贵妃为皇太后,丁卯(二十四日),唐穆宗和群臣百官服丧期满,脱去丧服,穿上日常服装。二月,丁丑(初五),唐穆宗御临丹凤门楼,大赦天下。随后,在城楼上大摆乐舞和杂戏,穆宗在门里观看。丁亥(十五日),穆宗亲临左神策军,观看摔跤和杂戏表演。庚寅(十八日),监察御史杨虞卿上奏,认为:“陛下应当接见群臣百官,逐个征求他们对朝政的意见,态度要和蔼可亲,以便使对陛下尽忠的人感觉到他们是在求取功名,议论朝政的人感觉是在诉说冤曲。如果这样去做,而天下还不太平,那是没有的事。”衡山人赵知微也上奏,劝阻穆宗不要没有限度地游乐和外出打猎。穆宗虽然不能按照他们说的那样去做,但也不怪罪他们。壬辰(二十日),唐穆宗下令废除邕管经略使,命容管经略使阳旻兼领。
安南都护桂仲武赴任抵安南,杨清抗拒朝廷命令,不让他入境。杨清对部下用荆残酷,他的同党都离心离德。桂仲武派人劝说蛮人的酋长豪强归顺朝廷,数月之间,归降的蛮人一批接着一批,总计得兵力七千多人。朝廷得知桂仲武仍然没有上任,认为他停留观望不前。甲午(二十二日),任命桂管观察使裴行立为安南都护。乙未(二十三日),任命太仆卿杜式方为桂管观察使。丙申(二十四日),贬桂仲武为安州刺史。
丹王李逾去世。吐蕃国出兵侵犯灵武。唐宪宗末年时,回鹘国派大臣合达干来唐朝求婚,要求十分迫切。宪宗同意回鹘国的请求。三月,癸卯朔(初一),穆宗命合达干回国。
唐穆宗看到夏州观察判官柳公权的书法墨迹,十分喜爱。辛酉(十九日),任命柳公权为右拾遗、翰林侍书学士。穆宗问柳公权:“你的书法为什么写得这么好?”柳公权回答说:“写字运笔关键在于用心,心正则笔正。”穆宗听后默然不语,神色改变,知道柳公权是以用笔作譬来规劝自己。柳公权是鄂岳观察使柳公绰的弟弟。
辛未(二十九日),安南的将士打开城门,迎接桂仲武入城。然后,逮捕杨清,把他斩首。新任安南都护裴行立赴任到海门镇时故去。朝廷仍任命桂仲武为安南都护。
吐蕃出兵侵犯盐州。当初,膳部员外郎元稹任江陵士曹时,和监军崔潭峻关系亲密。当时,唐穆宗还在东宫做太子,听到宫中有人朗诵元稹的诗歌,十分喜爱。待到他继位做皇帝以后,崔潭峻回到京城,向穆宗献上元稹的诗歌一百多篇。穆宗问道:“元稹现在在哪里?”潭峻回答说:“他现在任职为散郎。”夏季,五月,庚戌(初九),穆宗任命元稹为祠部郎中、知制诰。百官知道元稹是由于得到宦官推荐而被提拔的,都鄙视他的为人。这一天,正好中书省的官员们在一起吃瓜,一群苍蝇落在瓜上,中书舍人武儒衡用扇子一边扇一边说道:“这些苍蝇是从哪里来的,都聚集在这里!”同僚们听他用苍蝇来讥讽元稹,都大惊失色,武儒衡却面不改色,神态自若。
庚申(十九日),朝廷在同州奉先县的景陵埋葬神圣章武孝皇帝,庙号为宪宗。
六月,唐穆宗任命湖南观察使崔群为吏部侍郎。穆宗在便殿召见崔群,说;“朕当年被立为皇太子,知道你曾有赞助的功劳。”崔群说:“先帝立皇太子,一直是以陛下作为人选,臣又有什么功劳呢?”
皇太后居住在兴庆宫,每月初一和十五,唐穆宗率领百官到兴庆宫,为皇太后敬酒祝寿。穆宗本性奢侈,所以,奉养皇太后尤为排场浪费。
秋季七月,乙巳(初五),唐穆宗命郓、曹、濮节度号为“天平军”。
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令狐楚任职山陵使时,他的部下官吏偷盗国家财物,而且,他又不支付工匠的工钱,搜刮十五万缗作为陵墓工程的节余,奉献朝廷。工匠愤怒异常,不断向官府上诉。丁卯(二十七日),穆宗贬令狐楚为宣、歙、池观察使。
八月,癸巳(二十四日),唐穆宗征发神策军兵士二千人疏浚鱼藻也。戊戌(二十九日),唐穆宗任命御史中丞崔植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己亥(三十日),唐穆宗下令再贬令狐楚为衡州刺史。
唐穆宗刚刚为宪宗服丧期满,就开始游乐打猎,喜好歌舞和女色,对臣下赏赐毫无节制。九月,穆宗计划在重阳节举行盛大宴会。拾遗李珏率领同僚上奏说:“陛下继位不到一年,年号尚未更改,先帝的陵墓也还是新的。虽然陛下采取以日易月的丧期,俯从人们的愿望,但是根据《礼经》服丧三年的制度,还应当在内心继续哀悼。现在,邻国前来吊丧的使者才刚刚离开京城,朝廷赴各国告丧的使者还没有回来秉告。解除丧期的各种禁令,都是为百姓;在后宫举行宴乐,恐怕不妥。”穆宗不听。
戊午(十九日),穆宗授予宁节度使李光颜、武宁节度使李愬同平章事的荣誉官衔。
冬季十月,成德节度使王承宗死亡,他的部下隐瞒此事,没有公开举丧。王承宗的儿子王知感、王知信都在朝廷作人质,部将们想从成德管辖的诸州选取一人作节度使。参谋崔燧根据王承宗祖母凉国夫人的命令,通报诸将和亲兵,立王承宗的弟弟、观察支使王承元继承节度使的职位。这一年,王承元年满二十岁,成德的将士向他行礼,他推辞不愿接受,一边哭泣,一边还礼。将士一再请求王承元继任节度使,王承元说:“皇上派宦官来监军,如有大事,应当与监军商议。”等到监军来到以后,也劝王承元继任。王承元说:“大家没有忘记我的祖辈在成德做节度使时的恩德,不认为我年少无知,想让我暂时管理军务,我请求大家允许我首先向朝廷尽忠,以便能够遵循我的祖父忠于朝廷的遗志。大家愿意听我的话吗?”诸将都表示同意。于是,王承元开始到都将厅堂办公,他下令左右随从不许称自己为留后,然后,把军政事务委托部下副职处理,自己向朝廷秘密上奏,请求由朝廷任命节度使。庚辰(十一日),成德监军上奏朝廷,称王承宗病重,由他的弟弟王承元暂时代理留后。同时,把王承元请求任命节度使的表奏上报朝廷。
党项再次勾引吐蕃侵犯泾州,军营首尾相连,达五十里。
辛巳(十二日),穆宗派遣起居舍人柏耆前往成德安抚将士。
壬午(十三日),群臣入殿,谏议大夫郑覃、崔郾等五人向唐穆宗进言:“陛下游乐和宴会的次数过多,外出打猎没有节制。现在,吐蕃大军侵犯边境,如果边防忽然有紧急情况上奏,不知陛下在何处。另外,陛下日夜与乐舞唱戏的优人在一起亲近游玩,对他们赏赐太多。凡金银布帛,都是百姓的血汗,如果没有战功,不可随便赏赐。现在,虽然国库的财物尚有结余,但愿陛下爱惜,万一天下发生不测事件,就可动用国库,而不致使官吏再重税搜刮百姓。”谏官很久无人在内殿奏论朝政,穆宗听到郑覃等人的进言后,觉得十分惊讶,他对宰相说:“这几个都是什么人?”宰相回答说:“是谏官。”于是,穆宗派人慰劳郑覃等人,说:“朕打算按照你们说的去做。”宰相都对穆宗虚心纳谏表示祝贺。然而,穆宗其实并没有接受郑覃等人的规劝。郑覃是唐顺宗时宰相郑珣瑜的儿子。唐穆宗曾对给事中丁公著说:“听说朝外士大夫经常饮宴游乐,这真是国泰民安,令人欣慰。”丁公著说:“这种现象并非好事,恐怕以后有劳陛下圣虑。”穆宗问:“你这样说是什么缘故?”丁公著回答说:“自天宝以来,公卿士大夫争相游乐饮宴,沉缅于酒色,男女混杂在一起游戏跳舞,不以为耻。如此下去,必然导致朝政废弛,陛下能不忧虑吗?但愿陛下对这种现象稍加禁止,也就是天下的福分。”
癸未(十四日),泾州上奏:吐蕃国进犯,军营离州城仅三十里。军书告急,请求朝廷出兵救援。穆宗任命右神策军护军中尉梁守谦为左、右神策京西、北行营都监,率兵四千人,同时征发神策京畿八镇全军前往救援,赏赐将士行装钱二万缗。穆宗又任命郯王府长史邵同为太府少卿兼御史中丞,充任答吐蕃请和好使。当初,秘书少监田洎奉命赴吐蕃为吊祭使,吐蕃请求和唐朝在长武城下缔结会盟条约,田洎恐怕吐蕃把自己拘留,所以满口答应。不久,吐蕃由党项勾引入侵,以田洎曾答应会盟为借口说:“田洎许可我国带兵来参加会盟。”于是,贬田洎为郴州司户。
这时,成德镇方上奏,报告王承宗的死讯。乙酉(十六日),唐穆宗任命魏博节度使田弘正为成德节度使,任命王承元为义成节度使,刘悟为昭义节度使,李愬为魏博节度使。又任命左金吾将军田布为河阳节度使。
渭州刺史郝玼多次出兵袭击吐蕃军营,杀伤很多敌军。宁节度使李光颜征发部兵马救援泾州,邠宁兵士认为神策军已得优厚赏赐,自己却一无所得,都愤怒地说:“有的军人给五十缗钱而不参战,他们是什么人?有的军人连应当得到的衣服和粮食都未发给,却要冒死向前冲锋陷阵,这又是什么人呢?”兵士喧扰不息,难以制止。李光颜亲自出面,对兵士们晓以大义,一边说,一边流泪。士兵受到感染,愤怒的情绪才平息下来,出发上路。快到泾州时,吐蕃畏惧邠宁军,于是退去。丙戈(十七日),穆宗下令,罢梁守谦所率领的神策行营。西川上奏:吐蕃国侵雅州。辛卯(二十二日),盐州上奏:吐蕃国在乌池、白池附近驻扎军队。不久,都撤退了。
十一月,癸卯(初五),唐穆宗派遣谏议大夫郑覃赴镇州安抚军民,赏赐将士钱一百万缗。王承元在请求朝廷任命成德节度使以后,他的部将和邻近的藩镇争相以过去成德世袭的惯例劝说他,王承元一概不听。等到朝廷任命他为义成节度使,将士仍然喧哗不已,拒不接受朝廷任命。王承元和柏耆召集诸将,以朝廷下达的任命诏书开导大家,诸将却大声痛哭起来,仍不从命。王承元不得已。拿出自己家里的财产,散发给将士,并且把那些曾有军功的将士提拔迁升,然后对他们说:“诸位以我先辈在成德世代做节度使的缘故,不愿让我离开这里,你们的深情厚意我领了。但是,要让我违抗皇上的招令,这个罪名就太大了。过去,李师道叛乱尚未失败时,朝廷曾赦免他的罪行,李师道本打算入朝,他的部将却执意挽留,不让他走。结果,后来杀李师道的人也是他的部将。因此,诸位不要再让我成为李师道第二,我也就算是幸运。”王承元说完后,已哭是不能自制,他又向将士拜礼,请求让自己成行。牙将李寂等十几人再次强留,王承元下令斩首,以儆效尤,军中这才安定下来。丁未(初九),王承元出发到滑州上任,将吏有人想让他把成德的公用器物和财产带走,王承元命令一律留下。
唐穆宗想到华清宫去游玩。戊午(二十一日),宰相率领中书、门下两省的供奉官到延英门,三次上奏劝阻,并且说:“如果皇上一定要去华清宫,我们做臣下的就应当随行护送。”宰相请求面见穆宗,穆宗不听。谏官都拜伏在延英门下,一直到傍晚才退回。己未(二十二日),天尚未明,穆宗从复道出城,到华清宫去游玩,只有公主、驸马、神策军护军中尉、神策军以及羽林、龙武、神威六军军使率禁军一千多人随从护卫,到黄昏时才回宫。
十二月,己巳朔(初一),盐州上奏:吐蕃国出动一千多人围攻乌池、白池。
庚辰(十二日),西川上奏:南诏国两万人进入唐朝境内,请求讨伐吐蕃。
癸未(十五日),容管上奏:出兵击破蛮人黄少卿一万多人,攻拔营栅三十六个。这时,由于唐朝军队很久未能平定黄少卿,国子祭酒韩愈上言说:”臣于去年贬官到岭南,对黄家贼的情况很熟悉。这些人没有城池可以居住,都是依山傍险,自称洞主。平日各自谋生,发生紧急情况则屯聚在一起防守。以往由于邕管经略使大多不称职,他们既不能施行德政安抚蛮人,又没有足够的威望使蛮人畏服,因而经常侵犯、欺骗甚至俘掠蛮人,致使蛮人产生仇恨,于是,起兵攻打劫掠州县,躏辱百姓。他们有时是为报私仇,有时是贪求财物或临时聚集在一起,事后,又各自散去,还不足以造成大的危害。近来征讨蛮人,始于裴行立、阳旻二人,这两个人本来就没有深谋远虑,征讨蛮人的目的是为邀功求赏。他们只看到蛮人尚未聚屯在一起的时候,认为蛮人势单力弱,因而争相向朝廷献计,请求讨伐。自从用兵以来,已经两年,他们奏报杀死和俘虏的人数,总计已不下两万多人。如果不是虚报,那么,蛮人已经灭绝。但至今蛮人仍然如旧,可见他们是在欺骗朝廷。邕管、容管两地,经过这次战争后,百姓又遭受杀伤和疾病,已经十室九空。如果长此以往,臣担心岭南一道不会再有安宁休息的时候。自从南征以来,黄家贼也已遭受重大伤亡,从情理上说,蛮人也必定十分厌战。况且蛮人都住在荒远偏僻的地方,假如把蛮人杀光,全部占领这些地区,对于国家也没有什么好处。因此,不如借国家改年号大庆的机会,赦免蛮人的罪行,派使者前往安抚,蛮人必定会望风而降。然后,选择一位有威望的大臣为经略使,如果对蛮人处置得宜的话,那么,以后自然永远不会再发生叛乱的事情。”穆宗未采纳韩愈的建议。
唐穆宗长庆元年(辛丑,公元821年)春季,正月,辛丑(初四),唐穆宗到圜丘祭天,大赦天下,改年号为长庆。下令河北各藩镇勘定两税税额。
门下侍郎、同平章事萧俛性情耿直,疾恶如仇,他当宰相以后,珍惜官职,很少向朝廷引荐拔擢官吏。西川节度使王播大肆向朝廷贡献财物,同时贿赂交结宦官,请求为宰相,段文昌也在朝中为他活动。穆宗下诏,命王播进京。萧俛多次在延英殿极力论争,他说:“王播卑鄙邪恶,陛下命他进京后,朝廷议论沸腾,不可以让这种人来玷污朝廷的官职。”穆宗不听。于是,萧俛请求辞职。己未(二十二日),王播进抵京城。壬戌(二十五日),萧俛被罢为右仆射。他又坚决请辞仆射,二月,癸酉(初六),改为吏部尚书。
卢龙(幽州)节度使刘总自从杀死他的父亲和兄弟后,心中常常自疑不安,多次梦见父亲和兄弟变为鬼祟,危害自己。于是,经常在节度使府的一个房间招待几百名僧人就餐,让他们昼夜为自己念佛,以便避免灾祸。他每次办公后就住在这里,如果偶然住在别处,就会惊吓得睡不着觉。到了晚年,他更加恐惧。同时,看到河南、河北的藩镇都已归顺朝廷,己卯(十二日),上奏朝廷,乞请弃官为僧,并请求朝廷赐钱一百万缗,用来赏赐将士。
唐穆宗当面告诉西川节度使王播,命令他归还本镇。王播多次上表,乞请留居京城。这时,正好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段文昌请求辞职,壬申,穆宗任命段文昌带同平章事的官衔,充任西川节度使;任命翰林学士杜元颖为户部侍郎、同平章事;任命王播为刑部尚书,充任盐铁转运使。杜元颖是唐太宗时宰相杜淹的第六代孙。
回鹘国保义可汗去世。三月,癸丑(十七日),唐穆宗任命刘总兼侍中,充任天平节度使;任命宣武节度使张弘靖为卢龙(幽州)节度使。
乙卯(十九日),任命代理京兆尹卢士玫为瀛莫观察使。丁巳(二十一日),唐穆宗下诏:刘总的兄弟子侄全都授官,大将和僚佐也都应予以越级提拔,百姓免除一年赋税,兵士赏赐钱一百万缗。
戊午(二十二日),唐穆宗立自己的弟弟李憬为王,李悦为琼王,李惸为沔王,李怿为婺王,李愔为茂王,李怡为光王,李协为淄王,李憺为衢王,李惋为澶王。立儿子李湛为景王,李涵为江王,李凑为漳王,李溶为安王,李瀍为颍王。
刘总上奏,恳求穆宗批准自己为僧,同时请求批准以自己的私人住宅为佛寺。穆宗下诏,赐刘总的名字叫大觉,佛寺的名字叫报恩寺,派遣宦官带着紫色的僧服以及天平节度使的符节和侍中的任命书授予刘总,由他选择。诏书尚未到达幽州,刘总已经剃发做了和尚。将士想遮拦强留刘总,刘总杀死将士中为首者十几个人。当夜,他把节度使的大印和符节授予留后张皋,然后逃走。等到天明,军中才知道他已逃亡的消息。张皋上奏,称刘总去向不明。癸亥(二十七日),刘总死于定州境内。
翰林学士李德裕是李吉甫的儿子,鉴于中书舍人李宗闵曾经在元和三年科举考试的对策中讽刺他的父亲,十分痛恨。李宗闵又与翰林学士元稹争官,二人产生矛盾。这一年,右补阙杨汝士和礼部侍郎钱徽二人主持进士考试。西川节度使段文昌、翰林学士李绅分别给钱徽写信,推荐自己所亲近的考生。等到放榜后,文昌和李绅所推荐的考生都落选,中榜的进士当中:郑朗是郑覃的弟弟;裴撰是裴度的儿子;苏巢是李宗闵的女婿;杨殷士是杨汝士的弟弟。段文昌对唐穆宗说:“今年,礼部考试很不公正,所录取的进士都是朝廷公卿大臣的子弟,没有才能,靠行贿和托人情才考中的。”穆宗将段文昌所说的情况问翰林诸位学士,李德裕、元稹、李绅都异口同说:“确实像文昌说的那样。”于是,穆宗命中书舍人王起等人复试。夏季,四月,丁丑(十一日),下诏废除郑朗等十个进士,贬钱徽为江州刺史;李宗闵为剑州刺史,杨汝士为开江令。有人劝钱徽向朝廷揭发段文昌、李绅曾写信为自己的亲友请托,认为这样的话,皇上必定会明白是非曲直,收回诏书。钱徽说:“如果臣问心无愧,无论升官还是贬官,都无所谓,为什么要去揭发人家的私人信件?这难道是士大夫和君子所应当干的事吗?”说完,就把段文昌和李绅的信拿出来烧了,当时的人都称赞他有君子的风度。李绅是唐高宗时宰相李敬玄的曾孙;王起是王播的弟弟。从此以后,李德裕和李宗闵二人各分为朋党,相互倾轧,近四十年。
丙戌(二十日),唐穆宗册命回鹘国的新任君主为登羽录没密施句主毗伽崇德可汗。五月,丙申朔(初一),回鹘国派遣都督、宰相五百人来唐迎接公主。
壬子(十七日),盐铁使王播上奏:国家茶叶专卖的税收数额,大约每一百文可加税钱五十文。右拾遗李珏等人上疏,认为:“茶叶专卖始于贞元年间朝廷多难的时期,现在,天下太平,应当减少横征暴敛的赋税数量,却反而增加,那么,百姓什么时候才能减轻负担呢?”穆宗不听。
丙辰(二十一日),建王李恪去世。癸亥(二十八日),唐穆宗命以太和长公主出嫁回鹘国可汗。公主,即穆宗的妹妹。吐蕃国听到唐朝和回鹘国通婚的消息,六月,辛未(初七),出兵侵犯青寨堡,盐州刺史李文悦率兵击退吐蕃兵。戊寅(十四日),回鹘国上奏:“我国已经出动一万名骑兵到北庭,一万名骑兵到安西,抵抗吐蕃侵扰,以便迎接公主。”
当初,幽州节度使刘总上奏,建议将幽州所管辖的州县分为三道:幽州、涿州、营州为一道,请求任命张弘靖为节度使;平州、蓟州、妫州、檀州为一道,请求任命平卢节度使薛平为节度使;瀛州、莫州为一道,请求任命代理京兆尹卢士玫为观察使。张弘靖过去河东做节度使时,对部下宽容大度,因而得到将士的拥戴。幽州与河东相邻,刘总听说张弘靖在河东的情况,考虑到幽州人桀骜不驯已天长日久,因此,推荐张弘靖代替自己,以便能够安抚将士。薛平是唐代宗时相卫节度使薛嵩的儿子,熟悉河朔地区的风俗习惯,所以推荐他来幽州任职。卢士玫是刘总妻子家族的亲戚。刘总又把部下骄纵强横难以管辖的将士,如都知兵马使朱克融等人全部挑选出来,送到京城,请朝廷奖励并予以提拔,以便让幽州人都能产生羡慕朝廷官爵俸禄的意向。同时,他又向朝廷奉献战马一万五千匹,然后,剃发离开幽州。朱克融是唐德宗时幽州节度使朱滔的孙子。
这时,唐穆宗整天沉湎于酒宴之中,不大留意天下的政务,宰相崔植、杜元颖缺乏深谋远虑,没有考虑朝政的安危大局,只是想尊崇张弘靖官位,于是,仅仅把瀛州、莫州从幽州节度使管辖的地区中分割出来,由卢士玫统辖,其余各州,都由张弘靖统领。朱克融等人在京城客居很久,窘迫到借衣讨食的地步,每天到中书省去请求授予官职,崔植、杜元颖不理。等到朝廷正式任命张弘靖为幽州节度使,勒令朱克融等人归回幽州,受张弘靖指使效力。朱克融等人十分怨怒。
以前,幽州节度使都能冒着严寒酷暑,亲自和士卒同甘共苦。等到张弘靖来到幽州上任后,却雍容闲雅,傲慢华贵,乘轿出入于众人之中,幽州人很看不惯,十分惊讶。张弘靖庄重自尊,每十天才到节度使府办分处理军政事务一次,他的幕僚和部下将吏很难听到他说话,因此,上下关系很不融洽,日常政务大多委托他的幕僚处理。他所任命的判官韦雍等人大多都是年少轻浮的人,嗜好饮酒奢侈,行为放纵,进出官府时,随从传叫呼喊,十分隆重,有时夜间从外面回来,烛火满街。这些,都是幽州人所不习惯的。穆宗下诏赐将士钱一百万缗,张弘靖截留其中二十万缗,充作切度使府杂用。韦雍等人又克扣兵士的军粮,将士不满,动不动就绳之以法,并经常嘲笑责骂官吏和士卒为反虏,他们对兵士说:“现在天下太平,你们虽然能拉开两石的强弓,但不如认识一个字。”于是,军中将士人人怨恨愤怒。
唐穆宗长庆元年(辛丑,公元821年)秋季七月,甲辰(初十),韦雍外出,碰到一个小将骑马冲撞他的仪仗前导,韦雍下令把小将从马上拉下来,打算在街道中间杖责。河朔地区的军士不习惯受杖责,拒不服从。韦雍于是报告张弘靖,张弘靖命令军虞候把小将拘捕治罪。当晚,士卒连营呼噪作乱,将校制止不住,士卒便冲入节度使府舍,掠夺张弘靖的财产和妻妾,随后,把张弘靖关押在蓟门馆,杀死他的幕僚韦雍、张宗元、崔仲卿、郑埙、都虞候刘操、押牙张抱元。第二天,军士渐渐悔悟,都到蓟门馆向张弘靖请罪,表示愿意洗心革面,仍然跟随张弘靖,做他的部从。军士几次请求,张弘靖闭口不言。于是,军士商议说:“张相公闭口不言,是不愿赦免我们,但是,军中岂可一日没有统帅!”便一齐去迎接幽州的老将朱洄,拥戴他为留后。朱洄,即朱克融的父亲,这时由于身患疾病,在家卧床休养,他以自己年老多病,辞谢留后,请求让给儿子朱克融,军士都表示同意。军士因为判官张彻年长而没有杀他,张彻骂道:“你们怎敢反叛朝廷,马上就会被族灭的!”军士一拥而上,把张彻杀死。
壬子(十八日),群臣百官向唐穆宗奏上尊号,称为文武孝德皇帝。大赦天下。甲寅(二十日),幽州监军奏报军乱。丁巳(二十三日),穆宗贬张弘靖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己未(二十五日),再贬张弘靖为吉州刺史。庚申(二十六日),任命昭义节度使刘悟为卢龙(幽州)节度使。刘悟认为朱克融势力正强,奏请“暂且任命朱克融为节度使,然后,再慢慢想办法除掉他”。于是,仍任命刘悟为昭义节度使。
辛酉(二十七日),太和公主从长安出发,前往回鹘国。
当初,田弘正被任命为成德节度使,自认为以往长期与成德人打仗,有父兄之仇,于是,率魏博兵二千人随行赴任,然后留在成德用来自卫,奏请朝廷度支供给这二千人的军饷。户部侍郎、判度支崔倰性情刚愎,气量狭小,缺乏深思熟虑,认为魏博、成德各自有兵,恐怕此事开一先例,因而,不肯供给。田弘正四次上表朝廷,崔倰不加理会。田弘正不得已,把魏博兵遣返回镇。崔倰是开元初大臣崔沔的孙子。田弘正厚待自己的家人,他的兄弟、儿子、侄子在长安、洛阳两都居住的有几十个人,生活竞相奢侈靡丽,每天花费约二十万钱,田弘正运魏博、成德两镇的货供给,车辆来往于道路。河北的将士十分不满。穆宗下诏,赐钱一百万缗给成德将士,度支却没有按时运送到达,将士更加不满。都知兵马使王庭凑,原属回鹘阿布思族的后裔,性情果敢狡诈,阴谋作乱,经常借小事以激怒将士,但由于魏博二千兵士尚在,不敢贸然行动。等到魏博兵士返回以后,壬戌(二十八日)夜间,王庭凑交结牙兵,噪乱于节度使府,杀死田弘正及其僚佐、随从将吏和他们的家属三百多人。王庭凑自称留后,逼迫监军宋惟澄为他向朝廷上奏,请求授予节度使符节。八月,己巳(初六),宋惟澄把以上情况上报朝廷,举朝震惊。崔倰是宰相崔植的族兄弟,所以,朝官没有人敢抨击他的罪行。当初,朝廷调换魏博、成德节度使和僚佐时,左金吾将军杨元卿曾上言,认为这样做很不适宜,他又面见宰相,反复陈述利害得失。等到成德军乱后,穆宗赐给杨元卿一条白玉带。辛未(初八),任命杨元卿为泾原节度使。
瀛州和莫州的将士家属大多留居在幽州,壬申(初九),莫州都虞候张良佐暗中勾结朱克融的兵马入城,刺史吴晖不知去向。癸酉(初十),王庭凑派人杀死冀州刺史王进岌,分兵占领冀州。
魏博节度使李愬听到田弘正遇害的消息,身着丧服命令将士说:“魏博人之所能够得到皇上的教化,至今生活安定,富贵享乐,都是田公的功劳。现在,成德人大逆不道,竟敢把他无故杀害,这是轻视魏博,以为我们没有人才。诸位曾受田公的恩惠,应当怎样回报他呢?”将士都大声痛哭。深州刺史牛元翼是成德的优秀将领,李愬把自己的宝剑和玉带送给他,说:“过去,我的父亲曾用此剑平定朱泚叛乱,立过大功。后来,我又用这把剑平定蔡州吴元济叛乱。现在,我把这剑授予你,希望你用它努力翦灭王庭凑。”牛元翼带着剑和玉带在军中环绕一周,然后回来报告说:“愿尽死效力!”李愬正准备出兵讨伐王庭凑,正好得病而未成行。牛元翼是赵州人。
乙亥(十二日),唐穆宗任命正在为父亲田弘正服丧的前泾原节度使田布为魏博节度使,命他乘驿马赴任。田布一再推辞而未得允许,于是,和妻子、宾客诀别说:“我此行不打算生还了!”下令撤除节度使旌节和所有前导随行人员,然后出发上任。距离魏州三十里时,散发赤脚,大声痛哭而入州城,住在垩室,为父亲服丧。他每月应得俸禄一千缗,一文不要,却把自己家留在魏博的产业卖掉,得到十几万缗现钱,全部用来赐士卒。对于父亲原在魏博的部将和年长的将吏,都以兄弟的礼节来礼遇他们。
丙子(十三日),瀛州发生军乱,士卒逮捕观察使卢士玫以及监军和僚佐,押送幽州,拘禁在客馆。
王庭凑派遣他的部将王立攻打深州,未能攻克。丁丑(十四日),唐穆宗下诏,命令魏博、横海、昭义、河东、义武等镇军队派兵,兵临成德边境,如果王庭凑还执迷不误,抗拒朝廷的话,就进兵攻讨。成德大将王俭等五人密谋暗杀王庭凑,不料消息泄露,这五人和他们的部下士卒三千人都被杀死。
己卯(十六日),唐穆宗任命深州刺史牛元翼为深冀节度使。丁亥(二十四日),唐穆宗任命殿中侍御史温造为起居舍人,充任镇州四面诸军宣慰使,前往昭义、河东、魏博、横海、深冀、易定等道,传达进兵日期的命令。温造是唐高祖时黄门侍郎温大雅的第五代孙子。己丑(二十六日)任命裴度为幽州、镇州两道招抚使。
癸巳(三十日),王庭凑勾引幽州兵围攻深州。九月,乙巳(十二日),相州发生军乱,刺史邢濋被杀。
吐蕃国派遣礼部尚书论纳罗来唐朝请求缔结会盟条约。庚戌(十七日),唐穆宗任命大理卿刘元鼎为吐蕃会盟使。
壬子(十九日),朱克融出兵焚烧掠夺易州、涞水、遂城、满城。
自从建中元年实行两税法以来,钱的价值越来越高,而实物的价值越来越低,百姓纳税的数额比建中元年实际高出三倍之多。唐穆宗下诏,命百官商议革除两税法的弊端。户部尚书杨於陵认为:“钱是用来衡量货物价值的东西,天下商人贩运买卖,无处不有,所以,钱也应四处流通,不应当蓄积一处。现在,百姓交纳的钱,都收藏在官府仓库。另外,开元时期全国铸钱七十多炉,每年收入一百万缗;而现在铸钱十几炉,每年收入才十五万缗。这些钱又大多集中于商人,以及夷狄的手中。还有,大历年以前,淄青、太原、魏博商品交易兼用钱和铅、铁,岭南则兼用金、银、丹砂、象牙,现在,都统一用钱。这样一来,钱的价值怎么能不高,而实物的价值又怎么能不低呢?现在,应当下令全国纳税的人都交纳粮食和布帛,增加铸钱而禁止蓄积以及钱流出塞外。如果这样,钱就会逐渐多起来。”朝廷采纳杨於陵的建议,下令以后两税都交纳布、丝和丝棉;惟独盐、酒专卖仍然用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