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汗证是指小儿在安静的状态下,全身或身体的某些部位出汗较多,或大汗淋漓不止的一种证候。
一般以入睡中汗出称之为“盗汗”;白曰无故汗出称之为“自汗”。
在日常生活中,因天热或衣着过厚等因素引起的汗而由无他疾者属正常。
中医辨证上可分为肺卫不固、营卫不和、风湿犯表、暑伤津气、湿热蕰蒸、阳脱、心血亏虚、阴虚火旺、气阴亏虚等型。
调理和治疗宜分别以益气固表,调和营卫,祛湿解表,清暑益气生津,清热化湿,回阳固脱,补血养心、益气固表,滋阴降火,滋阴益气等。
无论自汗或盗汗,多与体质虚弱有关。自汗是因“气虚”,汗孔不能关闭而出汗;盗汗不仅气虚,长期汗出,津液流失过多,“阴”也亏虚。
所以食疗要从养气补阴辨证施治。本病的治疗总原则:阳虚治宜实表补阳,阴虚治宜清火滋阴。
b)脾虚气虚:
出汗後摸他,会发觉浑身冰冷,显示身体极为虚弱。其他特徵包括:
容易疲累,平时不太活跃;
胃口不好,不想多吃;
大便稀烂;人较浮肿。
“脾虚”的“脾”不等於脾脏的脾。中医所谓“脾”,包括整个消化系统,所有食物营养的吸收、分解、传送,都必须畅旺,不可有阻滞,否则会窒碍体液流通和机体运作。
医书有云:脾为後天之本,不无道理,因为一个人吸收和排功能差,整体都受影响,行动有如慢几拍。
一、宝宝冒汗常见原因:
1、不正常冒汗有两种:
a)阴虚盗汗:
出汗後摸他,会发觉身体热得好紧要,小孩的反应一般是踢开被子。
其他特徵包括:
面红、眼红、唇红,每日往往由下午开始就掌心发热;
睡不安宁,辗转反侧,好像不断有梦;
平常脾气暴躁易怒;
如有肝热,更兼大便燥结。
2、正常冒汗有两种:
a)生理性多汗
正常小儿由于某种原因代谢旺盛,活泼多动,出汗比成人多,再加上婴幼儿皮肤含水量大,如遇天气炎热,室温过高,穿衣盖被太多,机体为了调节人体体温,通过出汗把机体过多的热排除体外,所以我们称他为“生理性出汗”,这种出汗是属于正常的。
b)病理性出汗
这种出汗往往发生在小儿安静的状态时,也可见全身或半身大汗淋漓或出汗不止。小儿夜间出汗较多,我们应根据临床情况进行分析,一般体弱的小儿,在白天过度活动,晚上入睡后往往多汗,深睡后,汗逐消退,如缺钙、患佝偻病的小儿多见于这类出汗,这是因为佝偻病的小儿血钙降低时,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而产生多汗。如果小儿不仅前半夜多汗,后半夜甚至天亮前也多出汗,这种出汗也就是医学上称的小儿盗汗。
小儿推拿治疗小儿盗汗
遇小儿盗汗症,以按揉肾顶穴为主治之,每获满意疗效,兹介绍如下。
1)按揉肾顶穴500次,以拇指端按揉之。
2)揉二马穴100次,以拇指或中指端揉之。
3)补脾土300次,将患儿拇指屈曲,医者沿其拇指桡(ráo)侧缘,由指尖推向指根。
捏脊三遍:让患儿取俯卧位,医者位于其背后,先在患儿背部轻轻按摩两遍,使其肌肉放松。
然后医者以双拇指桡侧缘顶住皮肤,食、中指前按,三指同时用力提拿皮肤,双手自下而上交替捻动向前(自长强起至大椎止)为一遍;
捏第二遍时,每捏三下再将背脊皮提一下,并在肾腧(shù)、脾腧、胃腧、肺腧穴处重提;最后捏一遍。
食疗治疗盗汗,泥鳅汤:
用泥鳅120克,热水洗去粘液,剖腹去除肠脏,用油煎至金黄色,加水2碗煮至半碗,放入精盐少许调味,饮汤吃肉,每天1次,小儿则分次饮汤,不吃鱼。连服3-5天。
有补气益阴之效。适用于盗汗者食用,民间常用治疗小儿盗汗,功效显著。
浮小麦淡菜莲子猪瘦肉汤
浮小麦性凉味甘,功能止盗汗自汗;淡菜性温,味甘、咸,功能补肝肾、益精血;猪瘦肉性平、味甘咸,有滋阴补中的作用;莲子养心、益肾、健脾;常喝可收益气养阴、健脾胃、止盗汗自汗之功。
取浮小麦30克、莲子20克、淡菜20克、芡实20克、猪瘦肉150克、黑枣2枚、生姜1~2片。
各物洗净,浮小麦、淡菜、芡实用清水稍浸泡片刻,然后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000毫升,煲沸后用文火煲1个半小时后,调入适量食盐即可。
传递健康!传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