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第二位皇帝一一汉明帝刘庄的故事

刘庄原名刘阳,是汉光武帝刘秀的第四子,母亲为阴丽华。他自幼喜欢读书,十岁时便能通晓《春秋》。建武十五年,发生“度田事件”,刘秀看到陈留郡官吏简牍上的字不明其意,十二岁的刘庄却指出是郡里官吏教陈留吏如何核查土地,还解释了河南、南阳不能认真核查的原因,刘秀对他愈发喜爱。建武十九年,刘庄被立为太子。

刘庄在位期间多次下诏赐予人民爵位,减免赋税徭役,减轻刑罚。如即位不久就赐天下男子爵位,鳏、寡、孤、独、患绝症的发粟十斛等。还责令官吏劝督农桑,治理病虫害,治理水患。

他对官吏的任用罢免升迁流程要求严格,强调慎重选举官吏,以政绩作为升迁依据。对不法官吏严惩,如开国功臣窦融儿子依仗权势干预政事,被明帝关进监狱致死。

中元二年,烧当羌入寇陇西,刘庄先派张鸿讨伐,张鸿战败阵亡后又派窦固监督马武等讨伐。永平元年,马武大败烧当羌。此外,还平定了乌桓、越巂姑复夷的叛乱,以及楚王刘英、淮阳王刘延的谋反。

永平十五年,刘庄派遣窦固和耿秉率军驻扎凉州,对北匈奴展开进攻。十六年,窦固率军出酒泉,在天山击败匈奴呼衍王。随后班超等人在鄯善、于阗等地击败亲匈奴势力。十七年,窦固、耿秉再次出击,击败北匈奴于蒲类海,在龟兹、车师等地恢复汉朝对西域的统治,重新设立西域都护和戊己校尉。

永平十年,刘庄遣使蔡愔、秦景赴天竺求法,迎回高僧摄摩腾、竺法兰及佛经佛像,在洛阳建白马寺,翻译《四十二章经》,标志着佛教正式传入中原。

公元75年,刘庄去世,享年四十八岁,庙号显宗,谥号孝明皇帝,葬于显节陵。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使得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人口增长,国力迅速发展,与其子汉章帝时期并称为“明章之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