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19-133
1.对于几岁的孩子,事情和事情之间的关系,他还不能很好地建立认知连接。所以黄催是无效的,要解决核心问题——“做这件事跟我有什么关系”。
2.如果孩子拖延、磨蹭,父母可以使用“六步闹钟法”:
❶“顺毛捋”,对孩子的行为给予肯定。
❷和孩子约定时间。
❸再次确认时间——强化孩子“我做了一个承诺”的意识。例如:“你同意了啊,就5分钟,你能说话算话吗?”
❹上闹钟定时——第三方声音,比父母用嘴催促更加管用。
❺闹钟一响,即刻履行约定。
❻给出正向反馈。如果孩子准备履行约定,父母要马上夸奖孩子。一定要表扬孩子的具体行为,不要笼统地说“宝贝,你真棒”。
注意:“谈判”全程中,父母态度、语气都要保持平和稳定,不能私藏火气;多用疑问句,不用祈使句;用商量的口吻,不用命令的语气。
3.
不同年龄段孩子专注力时长对照表
4.提升孩子注意力的三个方法:
❶创设情景。在任务开始前,有意识地给孩子设定一些“仪式性程序”。
❷切割任务。孩子不专心,并不是不想做,而是没头绪,切割任务可以让孩子觉得任务是可以驾驭的。
❸游戏训练。比如:连线、反口令、走迷宫游戏。
此外,还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好”的地方去夸奖,不要总是做“否定催眠”。
反思:面对孩子拖拉磨蹭的时候,没有做到“再次确认时间”和“上闹钟定时”,有时也会存在约定时间到了父母拖延的情况。让孩子选一个他自己喜欢的闹钟,以后就让闹钟来代替嘴催吧。
关于专注力,偶尔去体验早教课的时候,老师都会评价我家专注力不够。但是看到书中提到的数据,似乎是我多虑了,在他感兴趣的方面,小朋友还是能做到专注的。迷宫和连线书已买好,到货后就开始每天玩一点训练专注力的小游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