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奏越来越快,总有处理不完的信息,做不完的事,感觉每天都很忙,一天结束,却又不知道到底忙了些什么。
夜深人静的时候,躺床上,回顾一天。
“说给家人打个电话的,没打”
“今天要看的书依旧静静的躺在书桌边”
“计划今天写一篇初稿,也落空”这些只有去梦里完成了。等等
一部分人会认为自己一天下来,反正自己就没休息过不停的在干活,也就心安理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了,有的人会觉得又浪费了一天,毫无感觉浑浑噩噩一天啥事没做一样。
发现很多这种无奈,都在瞎忙,没有条理,简单的机械重复。怎样把每一天过得有效率有价值呢。
一天24小时,可以把时间“切片化”划分为每30分钟一个小片段,每一个时间段真正的集中度也就20分钟左右,懂得了划分,那么效率理论上会高出不少,也不至于一直忙个不停。
有了时间概念,就开始做计划,做个简单的列表,今天有哪些任务需要完成,然后把这些个任务再次划分,这次划分的依据按照重要与否和紧急程度。很明显首当其冲就是重要且紧急,接着紧急不重要,一天结束心理就会轻松很多。
当你做到了合理安排利用时间,一天过去了,时而还是会产生愧疚感,瞎忙活耗过去的,所以还得在这段时间内做更具价值的事。
股神巴菲特,他老人家的办公室一直挂有泰德·威廉斯的画像。泰德·威廉斯何许人也?棒球界的“史上最佳击球手”,泰德曾公开自己击球的秘密是,不要每个球都打,只打“甜蜜区”里的球。也就是只打击中概率较高的球,当球出现在自己理想区域才出手。
巴菲特的投资理念也是基于此,专注高价值区域,持续做着看是更少但更好的事,那么在20%的时间里实现80%的价值,正确的时间做特定正确的事,而不是一概而论,这样不就更显得高效了。
你们有发现吗?明明时间安排的很紧凑很合理,计划也是条理清晰。但是人之常情,时不时出现小插曲,周围的人让你帮帮忙啥的,那也许无形中更忙了。掌握好自己的度,学会说“不”,适当的拒绝是维系高效运行的必要手段,不会打乱你的节奏。
往往我们碍于情面不好意思拒绝,如果以前的你不懂说“不”,现在行动起来,会有想不到的收获。
时间本就是个加速度来临的过程,对时间的记忆是以现有的年纪做除法而来的,你10岁的时候,过一年就是1/10的状态,20岁的时候,过一年就是1/20的记忆,逐渐你就觉得每一年每一天都会越来越短,过的越来越快。依旧整天都毫无规则,每天都是瞎忙活。愧疚,不安,浮躁会蜂拥而至一块攻击你,那么你唯有高效率合理恰当的利用每一天,才能有改变,才能“不那么忙”,有序不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