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日:“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孔子说,一个人能生存是由于正直,而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那只是他侥幸地避免了灾祸。
这里的直是要求人要正直,但是这么一解释,未免让人不解。
刘正楠在《论语正义》里对“直”这个字解释得到位。
他说,直者,诚也。诚者,内不自欺,外不以欺人。
直就是“诚”,就是不自欺欺人,做人正大光明。这么一解释,倒是舒坦许多。
《中庸》说,天地以至诚生物,不诚无物。人能够诚,则一言一行皆有忠信,天会助他,人也会助他,他得以生长。人若不诚,以欺罔而行,专务自欺欺人,那恐生事端。如果他居然没事,那只是侥幸罢了。
古往今来,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
生活中,由于乱开车而激怒后车司机而被打的女司机,她一直都是这么开车,一直都“幸而免”,而这次被打,不过就是“幸而免”的有效期到罢了。
当然谁没有自欺欺人的时候呢?
圣人的要求是至诚无息,永远都是光明透亮,一点隐私也没有,活在他人的想象之外。
做得到吗?做不到!
那就对了,知道自己做不到,知道有这么个标准,也知道自己只不过是幸存者,那么对人生就会有敬畏心。
敬畏一切,我们都不过是幸存者。
所有才需要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呀。
文章大部分内容来自《华杉讲透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