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每个人的原生家庭不同,成长环境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沟通方式和应对模式。
姐明天要去新疆,今天约几个朋友一起吃饭,给她践行,吃完饭回到家中,喝茶聊天,从各自的生活,聊到每个人的性格。
其中一位朋友我们相处了几十年,她跟家人感情淡漠,父亲去世的时候,她因为身体小毛病没有回去,老公和女儿也没回去,让我觉得不可思议。
她跟母亲不亲,一年多没有回老家,母亲更是不来她家,买的房子是三间卧室,装修完,只有她和女儿两个卧室有床,另外一间堆满杂物,她说客人来了就去住酒店,母亲也是客人,同样住酒店。
她今天聊起她的原生家庭。妈妈不会表达对孩子的爱,她还有一个弟弟跟母亲关系稍微好点,,妹妹更是冷漠,在一个县城,很少回去看望母亲。
她的女儿已经18岁了,跟她同样感情疏离,关系不亲密,现在她意识到了,她跟女儿的相处模式,完全复制了当初她跟母亲的相处模式,女儿有什么事不会告诉她,自己默默承受,像极了当初的自己,她仿佛感受到了孩子的无助,还有在心里对母亲的怨恨。
她哭了,除了伤心,更多的是担心,担心自己的女儿以后结婚生子后,也会复制同样的模式,她试着去体谅自己的母亲,学着理解母亲,跟母亲和解。
她像多关心女儿,可她却不知道该怎样表达,女儿对她有情绪,有抗拒,当她想跟女儿亲近时,女儿会逃离。
著名的心理学家阿德勒说:“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不管生长什么样的原生家庭,我们都已经长大,发生的无法改变,我们要学着和解,与己和,向暖而生;与他人和解,与世界和解,接纳不同时期的自己,相信自己就是最值得爱的。
每个人的原生家庭不同,所以性格不同,“我们因相似而彼此链接,因相异而彼此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