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与微课程教学法》读后感

《翻转课堂与微课程教学法》读后感

                八组  李现芳

      在教学工作中,有的老师也尝试过利用翻转课堂进行上课,我也听过类似的课,但是对于翻转课堂的理解还是处于浅层次的。本月通过阅读这本书,使我对翻转课堂有了彻底的了解。

      一、翻转课堂究竟翻转了什么

      传统课堂的教学结构主要表现为:学习知识在课堂,内化知识在课外,回家作业就是学生“内化”的最常见手段。

      翻转课堂背景下,这种教学结构被颠覆。主要表现为:学习知识在课外(家里),内化知识在课堂。内化的方式主要有作业、实验、协作探究等。在学生“内化”的过程中,教师始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

      所谓翻转课堂,翻转的是教学结构,即把学习知识主要在课堂、内化知识主要在课堂外颠覆成为学习知识主要在课外、内化知识主要在课堂的教学模式。至于教学流程,其实并没有发生变化,依然遵循从学习知识到内化知识的一般规律。

      二、翻转课堂在中国可以实行吗

      中美翻转课堂教学结构比较清晰的揭示“科学无国界”,中国实验翻转课堂具有现实的可能性。

      我国中小学翻转课堂实验研究表明,选择翻转课堂实验皆因学校发展的内驱也力,翻转课堂的道路是多元化的,解放思想,立足于本校实际,充分发掘校教师智慧,就能走出具有本校特色的与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改革之路。

      按照翻转课堂实践早于术语产生的逻辑关系,20世纪80年代,木渎中学“任务驱动、问题导向”,整体把握与细节分析相结合的教改实验至少属于类翻转课堂,我国翻转课堂实验实际上早与美国,因此,不会有“水土不服”的问题。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