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顺视点]:课外阅读交流课还可以这样创意
课外阅读课程化己成为共识;课内外整合的主题阅读模式是解决教师从被动参与到主动参与的突破口;共读的氛围是阅读兴趣的催产素;教师指导课外阅读能力与学生阅读效率呈正相关;班级读书交流会的质量,是衡量“师生共读整本书”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尺。
我的实验校封丘实新学校在同读一本书后课外阅读交流方面,进行了如下探索:
1、亲子交流、混龄交流
让父母与孩子同读一本书,让不同级段孩子同读一本书,让不同级段孩子分别读一本书的绘本、少儿版、原版。学校牵头,班级组织家长到校、组织跨级混龄阅读孩子进行亲子交流会、混龄阅读交流会。
2、多元跨界组合交流会
学校对六年、十二学期同读的一本书进行整体规划,构成同读一本书系列体系,并编制课外阅读指导纲要及导读提纲。对学校指定年级同读一本书学校要求不但语文教师要提前读、要详读,同时还要求任本年级课数学、英语、思品、科学等教师也必须读这本书。
在本年级学生读完指定书目后,学校就要求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多元跨界组合交流会。班级读书交流会邀请参与交流对象有:跨班邀请的外班学生;读过本书高年级的学生、本年级任课教师、本班学生家长。
因生活阅历、视野、境界不同,对同一本书理解、认识、感悟就不同,因此,这种多元跨界组合交流是立体的、引领的、丰满的,孩子们汲取的文学、精神上营养与单一本班学生交流不可同日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