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一名男子到某景区附近的一家川菜馆吃饭,期间一共点了八个菜,一行人大快朵颐之后,男子到前台结账,看到账单后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
男子倒吸一口冷气的原因是八个菜竟然花了1500元,虽然点了一条鱼,还有一只藏鸡,但更多的还是家常菜,然而平均每个菜划下来接近200元,这让男子难以置信。
男子心里清楚景区餐馆的价格会比一般餐馆的价格更贵,但是这家川菜馆的价格已经远超心理预期,这让男子一时间无法接受。
男子再三询问前台是否将账单搞错了,得到的统一回答是账单没有搞错,确实是1500元。
男子仔细查看账单后发现了一些端倪,高消费的背后主要是两道菜造成的,一条鱼3.8斤,每斤的价格是168元,光是这条鱼足足花了600多元,还有一只藏鸡380元,其他的菜相对来说平价了许多。
为什么会出现实际消费与男子心理预期价格偏差太多呢?男子说首先菜单上绝对没有380元一只藏鸡,只是听老板介绍说藏鸡是特色菜,所以才点的,如果知道真实价格绝对不会点。
而且点餐的菜单在后厨里面,好几个不一样的菜单,颜色的都不一样,男子怀疑菜单可能有问题。
既然已经消费了,跑是跑不掉了,男子没有办法只好乖乖把账买了。从餐馆出来之后,男子坐在车上不停地叹气,称以后再也不敢不问价格胡乱点菜了,这次长记性了。
另外,男子还说虽然主要问题出在自己身上,怪自己没有事先问清楚价格,但是餐馆也并非完全没有责任,应该将菜单给消费者,而且对于没有出现的菜品,价格应该明确告知消费者。
作为餐馆来说,明码标价是开门做生意中最基本的要求,这是尊重消费者知情权的体现。有部分餐馆故意不标明价格,方便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卖出,误导客人消费,等消费者结账时才发现掉进商家的坑里去了。
对于商家来说,应该事先将价格明确的菜单给进店消费的顾客,让顾客依据菜单点菜。这既是顾客结账的依据,也是商家收费的标准,保证双方的权利,对彼此都好,避免不必要的扯皮。
作为顾客来说,有不少人进店消费,碍于面子问题,点菜时询问菜品价格会让人觉得消费不起,所以干脆不询价,或者是懒得询价。
对于餐厅标价不明的,顾客需要长个心眼,千万不要为了图一时省事或者碍于面子而选择不问,该问还得问,毕竟问得安心,吃得才能舒心,以免掉进商家的收费陷阱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