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末尾,接下一年之开端。团圆的声音、相聚的情感日渐浓厚,平淡的生活话题,日渐转移至“买买买”。
算是对这一年的交待,付出总需要一些实在的物体来证明。大街小巷的聊天里,商场小贩的身影里,开始弥漫起一股年味。年轻人开始谈论起过年订婚、结婚、相亲等,但凡与婚姻有关的,都离不开金钱。约会需要金钱支撑,形象需要金钱包装,条件需要车房银行卡证明,爱情的味道和着年味,变得满是铜钱味。
年轻人买不起,是不是就是意味着,追求不了真正的爱情?或者,买不起,还敢追求爱情么。爱情如果贴上了这么多势利而又世俗的标签,突然就变成了两个人的交易,两个家庭的经济谈判。
朋友小艾最近就是很苦恼,和男友的三年马拉松爱情,也在今年落下了定局,谈婚论嫁,意味着要谈房子买车子。小艾的父母愿意支持小艾小情侣一辆轿车,也愿意承担一半的结婚喜酒费用。但要求男方买房,而且必须是全款。小艾男友的父母并不是不同意全款,可是小艾男友却自己不愿意全款,认为一全款,年迈的父母还得继续操心借贷还款,于是打算和小艾商量先首付,两个人一起供房贷。
可是小艾就不乐意了,娘家父母已经这么大度给力,买车还出彩礼钱,婆家父母好歹也得出点力,更何况小艾身边的闺蜜,一套别墅几百万都是全款,现在自己嫁人,没有别墅,还要一起还房贷。
本来恩恩爱爱的小两准夫妻,就这么闹僵了,各有各的理。归根结底,在于“买”和“买不起”。
这又无形给很多年轻人增添了舆论压力。成年人的人生,本来就没有容易二字,自己的出身是无法决定的了,只能依靠自己的努力,因为爱走在一起,没有输在时间,没有输在努力和疼爱,最后的一个坎,是输在买不起。
掐指一算,拿一年做单位,一个月工资平均一万元为准,在当前中国一二线的城市工资标准下,已经是中等偏上了。一个月的生活开销、房租开销、女友的各种爱心礼物和爱心准备,时不时地一个月几个人情应酬等,平均下来, 一个月能余下五千块钱,已经是很给力了。一年加上年终奖,可能净存款十万封顶。
这么一算账,凭借两小年轻的能力,男方一方的能力,能付个首付,的确了不起。可是这只是个很乐观的计算。估计绝大部分年轻男生,都还是生活在信用卡管本月饱的水平。决定“买得起”与“买不起”的界限,就只有父母的存款了。
啃老还是时下严峻的话题,如果把真爱捆绑在“啃老”这个领域里。感觉看不到真爱了。其实日子无需太富有,也无需和别人比较买买买,选择在一起,是本着一起白头的意愿。条件充裕就买好住好吃好,条件暂时还没到高配标准,只能先将就中低配的标准,再逐步升级,毕竟准备两家并一家,一家人何苦难为一家人。
对于婚姻和家庭来说,幸福感从来不是完全靠超支的“买买买”去衡量的,而是建立在和睦的基础上,健康快乐的水平上,去支出与收入平衡的车房等生活消费。
毕竟,能给一个女人温暖的,是你准备白头偕老的这个男人,有他的在乎和怜惜,你才是真正的风光,有他一生的呵护才是真正的稀罕。这才是平凡日子温暖的源泉,千金难买贴心的情感,相爱不是彼此在经济上调温。
每个人的爱情和婚姻都是不同的,没有统一的模板,不是别人的婚姻里拥有什么,我们也就跟着一定要拥有什么,甚至更好。你无法体验别人的婚姻里的喜怒哀乐,你也就不懂得别人光鲜之下,风光背后,是怎样的压力和努力。
两个人能够冷暖与共,制定一个清晰可见的生活目标,并携手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收获可以收获到的资产,而不是一味地一股脑全部填满,风光一时,过后的压力依旧没有舒缓。爱情里,如果加入太多的利益和交换,只会让压力的筹码越加越重,直到感觉不到爱情的存在,只是一堆冷冰冰的地板、铁器。
彼此卷帘,彼此体贴,爱得简单纯粹,愿意为一句“我爱你”去定义和这个男人,过什么水准的生活,并准备升级到什么水准。这样的简单,也叫作随遇而安,不是爱得有多少条件交换,而是有爱就可以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