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种“病”成为了流量密码。
在某短视频平台上,相关话题的播放量已经达到了20亿。围观者或捧腹大笑,瞬间解压;或尴尬得脚趾抠出三室两厅,嗤之以鼻。
这种“病”号称是“人类社交天花板”——社牛。
现在上网像上语文课,每天要学习新词语。
简单来说,社牛就是社交恐惧症的极端反面,核心要义就是:只要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他们不在意世俗的眼光,心里没有任何包袱,可以在任意场合随心所欲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所以,尽管社牛稍有不慎就容易翻车,成了讨人厌的“自来熟”、没有边界感的冒犯,但不少年轻人还是有点羡慕看起来能言善辩、八面玲珑、随心自在的社牛。
毕竟,对于当代年轻人来说,开口说话太难了。
1
一边羡慕“社牛症”
一边说不出话
“即便现在我被一只老虎咬了,都很难立刻喊人来救。因为如果没有人救,我只是可能会死;可是一旦有人救,我还得跟他打招呼。”
最新一季脱口秀综艺的一位选手,就是靠着“社恐式”脱口秀出圈的。从她的脱口秀里,我们才知道,原来内向的人每次说话前,要经历如此激烈的思想斗争。
求救和打招呼,孰轻孰重,不言自明,而她在脱口秀中略带夸张的比喻,真切地让人感受到,他人的评价和感受有时会成为无比沉重的枷锁——“我特别在意别人对我的看法,甚至超过我自己的感受”。
微博有一个话题“你可以一天不说话吗”,里面有不少网友分享了自己的“孤单心事”:
“加班回到家已经晚上10点多了,发现自己今天居然一句话都没跟同事说过。”
“刚留学的时候,人生地不熟,又没有朋友,快1周没跟任何人说话。”
“如果可以不用出去赚钱,我能在家里呆几年,几年不说话都可以。”
与其说“一天不说话”是一个挑战,不如说这逐渐成为了年轻人的日常。
单身、独居、工作忙碌,是不少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的标签。他们的表情包库存可能超过300个,每天要发好几条微博、朋友圈,却越来越少跟别人面对面交流,也就变得越来越不爱说话,不擅表达。
如果说社牛的要义是,随时随地想说就说、想做就做,那么“话少青年”的原则就是,能憋着不说的话,一定得憋着。
对于在大城市独居的年轻人来说,如果不是因为最长的假期——国庆、春节只有7天,他们不说话的记录一定可以更长一些。毕竟,点外卖都不用接配送员的电话,直接在订单备注“请放门口,短信通知”即可。
你以为上班就一定要跟同事面对面交流工作?当然不是!微信、QQ、钉钉、邮件……这么多便捷的办公软件,不仅可以发文字信息,还可以发图片、文档、PPT、压缩文件……根本不需要面对面说话。更重要的一点,用聊天软件还可以留下“证据”,避免背锅。
就算是外出吃饭,也能轻松开启“静音”模式。等位,扫码;点菜,扫码;买单,扫码;开发票,扫码……用餐高峰期,点一下信号顺畅的手机比叫一声满场飞的服务员更靠谱。
更别提和话不投机、一年见不了几次的亲戚聚餐,此时,话少的人设能为他们创造更舒适的玩手机的空间。
“比起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的人,有时更喜欢和不爱说话的人待在一起。那种‘不用听废话,更不用逼自己讲废话’的感觉,让人心情舒畅。”
2
话少的锅,社交恐惧症来背?
十之有九的年轻人,会将自己话少的“毛病”,归结于社交恐惧症。也难怪,现在的年轻人,人均“社恐”。
其实,不少声称“社恐”的年轻人,可能只是“不想、不喜欢社交”或“不太会社交”,还未达到社交恐惧症这种严重程度。
话少的人,往往只是想得太多、说得太少。
担心自己说的话被误解,不说了;不知道自己说的话是否用对了场合,不说了;避免自己说完话后,空气突然变得安静,不说了。
他们不全是只顾自己感受、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只是可能在意别人比自己更多。
幸运的是,在这个年代,除了开口说话,我们有越来越多方便、快捷的表达自我的手段,甚至比说话要舒适、熟悉、准确得多。
面对面交流时,我们往往要快速给出反应、回答,而在用微信、QQ等社交媒体的时候,我们可以字斟句酌地思考如何回复,想不出合适的回复时,还有成百上千的表情包可供挑选,甚至还可以不回复。
在短视频平台,我们无须打扮、思考,点点手指,就能拥有精致的妆容、有趣的“道具”、好玩的情节,轻松拍出展现自己“美好生活”的视频,这不比线下见面交流省心多了?
你以为年轻人话少是因为表达欲望减少了?恰好相反,他们比以往任何一代人对友情、爱情、亲情都有更强烈的需求和表达欲望。
只是成长于数字网络时代的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表达渠道、表达方式和影响空间。
在现实生活中话语权较低、认同感较少的年轻人,自然更愿意在网上寻找存在感,毕竟这是他们更熟悉、更自在的地方。
在现实生活中沉默寡言,在互联网上活跃百变,这可能就是当代年轻人新的交流方式,新旧交替,没有孰好孰坏之分。
正如歌里唱的:“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总有人正年轻。”
3
语言技能,用进废退?
可以说,话越来越少的年轻人,有性格原因,也受大环境的影响。
话说得少了,也就越来越“不会聊天”。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得多种多样,大众接受的信息也变得千差万别,群体很难拥有一致的共识,但我们的语言却变得越来越“统一”。
所有的快乐都是“绝绝子”,每一种悲伤都成了“emo”,无论称赞什么都是“yyds”……
明明有层出不穷的网络热词,让人应接不暇,我们却越发觉得语言变得贫瘠、单调、无趣,也让人陷入了语言选择的迷茫。
“如果说我们的内心是一架钢琴,许多人的表达能力只是一副快板。”
网络流行语盛行的表象下,潜藏着大众语言能力退化的真相。
热衷于使用表情包、网络流行语的人,可能不全是因为觉得好玩、有趣,还有可能是因为他们已经不知道怎么用语言来描述当下的情绪。
辜鸿铭曾在《中国人的精神》中写道:“汉语口语,本质上是孩童的语言。”
在辜鸿铭看来,除了马来语以外,汉语堪称是“世界上最容易的语言”,因为它极度简化,不区分语格,没有时态,没有规则和不规则动词之分。
所以,他给打算学习汉语的外国友人的第一项建议就是:“保持一颗童心,那样你就不仅能够进入天国,而且能够学会汉语。”
或许此刻的我们,也应该学着保持童心,卸下包袱,张开怀抱,勇敢地表达自己。
其实,无论你是话多还是话少、是社牛还是社交恐惧症,只要找到一个最舒适的状态,将最真实的自己展现给他人,这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