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情境领导与高管教练
我们探讨了情境领导模型各版本的异同,以及从模型引申出教练与客户之间的链接风格,已经超出纯粹的教练范围,更像是导师和教练的结合体似乎更为恰当。
1、教练的领导风格与客户的匹配度
本书介绍的情境领导以评估客户的准备情况为基础前提,选择最可能的影响方式,即选择与客户匹配的领导风格。
在这种教练方式下,需要一个前提——高管教练必须获取介入权力,比较适合“教练式领导者”来尝试。
2、尽信书不如无书
企业教练的结果导向、绩效导向,结合工程模型中环境和个人的6项因素,我们提出了差异性观点:外界环境的变化通过个人内因的改善而调整,而非依赖于外因或被外因所限制。
3、原文取用的灵活性
问题引导:书中列举的问题宜参考而非照搬,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运用。自然,其他书籍也是这样。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保持清醒的头脑,敏锐的逻辑思维,避免死读书、读死书和盲目崇拜。
4、领导力教练的学识、素养、能力
领导力教练需要教练最好具备管理学、领导力、组织行为学等学科的知识、实践经验和技能,能够做到更加理解客户的需求和意图,匹配客户的类型和应用环境,从而产生更高的教练价值。
问自己:以上我具备了吗?我有能力应对随时出现的挑战和危机吗?
——馨玥教练(ICF PCC)的读书感悟,与您共享书香盛宴
期待朋友们多多指点,一路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