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人很会管理自己的钱,穷人很会搞丢自己的钱”
--《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
我个人对上述这句话的解读倾向于:
这里的有钱人和穷人指的是“富裕和匮乏”的两种状态,而实际上,在一个人的身上,这两种能量状态可能都有,只是哪边倾向性更强,以及强烈到什么程度。而不是绝对地说这个世界上除了有钱人就是穷人。因为,那有钱人和穷人的界限在哪里呢?别人眼中家财万贯的“有钱人”可能还是觉得自己没钱。
书中提到:财务成功和财富失败的最大差别在于你管理金钱的能力。
而这一章提到的管理金钱的理念中说到,每个月的收入,都要有:
10%用来做投资和被动收入,让它变成自己被动收入的金鸡蛋。而且绝对不用在除此以外的用途之上。即这10%是你的“财富自由账户”。
此外还提到可以为自己准备一个财富自由罐:就是不管你在罐内每天放多少钱,放在你经常可以看见的地方,让它的存在自然地提醒你去关注你的“财富自由”。就像那句话:“
你的注意力在哪里,你的能量就在哪里。”
他不是第一个说要将10%的收入用于被动收入或者投资的人,但是他在书中对这个理念的阐述让我觉得很受用,并就在当下马上决定和执行这两个10%的分配。
书中提到:金钱匮乏状态的人,不是不会管理钱,就是干脆逃避这件事情。
比如在这种状态下的想法可能是:没有足够的钱可以管理,又或者想“等我有了很多钱,我才有需要做金钱管理“。而书中为这种想法举了一个类比作为了回答:“就好像一个体重超重的人说,等我瘦10公斤,我就会开始运动和节食。”
并对那些现在每个月的收入完全花在了生活所需,所剩无几以及需要向朋友借款的人们提出了以下建议:那就每个月从一块钱开始存起,或者当你这一次去借钱的时候,你就多和别人借一块钱,然后管理好那一块钱。
书中提到的一个破产的女企业家,就是依用此法践行这个理念。第一个月存1块钱,然后接下去的每个月存下翻倍的钱,一年存下的2048元。
而由于这一年的践行,让她养成了良好的与金钱的相处模式,
在这里所做的这个扭转奠定了她接下来几年不断改善财富情况的基础。
因为,真正在运作的是超越这“物理”世界背后的运行法则。一旦你向宇宙展现出你可以将你的财务管理妥当,你是在告诉宇宙这个信息,你已经准备好接受更多的钱。
而文章中最触动我的,让我马上下决定的就是是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这个信息:如果是你,你觉得宇宙会想把钱给一个还没有办法好好管理自己金钱的人,还是会给一个已经能够管理好自己现有金钱状态的人呢?
这本书的许多内容都会让我在生活的其它方面有触类旁通的感觉。比如说这句话带给我自身的聚焦点和行动上的变化:
--从“我要学得更多,这样我才可以更好地分享”到“实践分享让我更懂学习,更懂分享”。
正是因为这一点我开通了自己的个人公众号,练习去分享自己所读的书以及实践的心得。
--因为这句话,我脑海中浮现的另外一句话是:“如果是你,你觉得宇宙会将影响力给一个还没有办法运用她自身影响力的人,还是给一个已经能够善用自身影响力的人?”
我在这里写出来,是因为我想放在这里对小伙伴做一个提醒。提醒小伙伴从这个角度去看,自己现在在生活中,对快递小哥,对同事,对身边的人所给出来的“影响力”是什么样的?
另外,相对地,将10%的收入存入自己的玩乐账户,用来犒劳自己,让自己享受超越平常所有的待遇。这个账户的原则就是每个月挑一些让你觉得很享受,很富有的事情,将它花光。
书中的说法叫这是为了“强化你的接受性“。也就是说,当你在花10%的时候可以去观察,自己是很开心地享受它,还是有不配得感?
我对这一点在生活中的实践体验也在于,在做事和目标上,不去给自己安排太满的计划,而是留有一定的缓冲空间。
10%的投资账户+10%的玩乐账户,这便是为了能够保持自己的平衡,而平衡便代表着稳定的支持。
我个人一直觉得,平衡有的时候是个主观的议题,并不一定是在每一个当下都能够面面俱到,而是能够意识到当下的永恒性,从接受当下的此刻,去思考行动。就像有的树面对风暴的时候,是保持直立的盎然,而柳叶则是在随风弯下自己的身子。
我们首先需要为自己做的事情就是,将自己从外界认为平衡是怎么样的这些信念中解脱出来,并寻求自己内心真正的意愿,才是平衡的真实出发点。
就像杨丽萍在回答别人“你是为了舞蹈才不要孩子的吗?”的时候,她回答:“有些人的生命是为了传宗接代,有些是享受,有些是体验,有些是旁观。我是生命的旁观者,我来世上,就是看一棵树怎么生长,河水怎么流,白云怎么飘,甘露怎么凝结。”
“调频”,是我2017年的年度关键词,所以我也将“调频”作为我自己在生活中实践平衡的核心原则:不断觉察自己是否处于美好的频率带。在生活的规划上,要么是休息,放松,娱乐或者高能量愉悦做事情。依靠这个原则去做自己的每一个选择。特别当在我学习新事物或者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时候,我会更加着重调整好自己当下阶段可以达到的平衡,做增减改动。
就包括我对10%的投资账户和10%的玩乐账户的理解也是:
真正重要的是,每个人从自己实际的状态出发,为自己拟定一个百分比,而不是说这个10%是必须恒定不变的。
我在想,当一个人能够为自己达到这种平衡之后,也便不再需要这样的百分比,而是非常自然地可以根据自己的状态和需求与金钱,与自己,与生活相处好。
这次的配图都是孩子们的照片,记得提醒自己:快乐是内心最大的富有!:)
喜欢"斟满彼此的杯子,但不是从一个杯子里啜饮。"
还有阿纳丝塔夏书中所说的:“学习,是为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