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的本质就是资源和价值的交换

“社交的本质就是资源和价值的交换,你不能帮别人,别人也就没法帮你,陌生模式下的社交就是这么纯粹”。

这个是昨天阅读小马宋的《朋友圈里的尖子生》的一段写脱不花的文章,讲的是当时小马宋老师是如何连接到罗振宇这样的大牛。

其中包含了三个步骤:初次见面的理由(如罗胖见面会);建立联系的理由(如合作出书和节目策划);持续见面的理由(“甲方闭嘴”这个活动持续了大概5个月)。

的确,小马宋构建遇到罗振宇的机会,继而将罗振宇或者是罗辑思维变成了他个人的客户,真的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而在这个过程中,也是体现到了一个交换的价值,也就是当你不能够提供给牛人有用的资源或价值的时候,那么这个时候,见面仅仅是满足自己的首次的需求,而后面基本上就不会有深入的合作或者链接。

而想要形成深入的合作,就需要有理由见面,同时也提出自己的需求之后,构建下次遇见的理由,同时要到重要的手机号或私人的微信号,然后在下面的合作中,持续保持。

而日常中,遇见比自己高的人,也可以参考,而提前做好工作,同时梳理自己能够提供什么,而不是一味的索取,反而得不到持续的发展。

成年人的社交圈子中,要的是一种利益互换,而不仅仅是索取,否则即使遇到了牛人,也无济于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