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儿子学校举行书香阅读活动启动仪式,活动开始前,跟儿子的班主任老师聊起了他在学校的情况,老师反馈说,儿子很喜欢讲话,排队时讲、课间操时也讲,以致于听不到老师说的内容。我知道,老师一点没有夸张,儿子在幼儿园时就特别爱讲话,以前我们没有重视,现在上小学了,问题就暴露出来了。老是爱讲话,不仅影响他人,也影响自己,现在刚上一年级,学习内容简单,上课不认真听问题不大,越往后学习内容越难,如果上课不专心,问题就会积少成多。
我向老师请教,作为家长,该怎么做。老师问:你们家里人说话是不是都比较大声,喜欢争论?我很疑惑,这跟儿子爱讲话有什么关系呢,老师解释说,喜欢争论会提升孩子的自信心,越自信就越喜欢讲话。我一想,还真是这样,家里人都是大嗓门,也很喜欢争论。儿子也一样,一言不合,就喜欢讲个一二三,还非要争个输赢才罢休。
晚饭后,召集全家人开了家庭会议,制定了家庭公约其9条,其中包括:家里所有人心平气和说话;晚上9点之前所有人不能玩手机、看电视、打游戏,只能读书看报。全家人在公约上签字,儿子担任家庭纪律委员,监督执行公约。
昨天是公约执行第一天,儿子表现非常好,我7点到家时,已经完成了所有写和阅读作业,8:40时发现爷爷拿起手机发短信,提醒爷爷违反了公约。今天是第二天,我还在回家的路上,儿子就打电话来说,爷爷奶奶大吼大叫,回到家一了解情况,原来儿子回来只是做了数学作业,语文阅读、自我介绍和录视频(语文老师要求)都没做,爷爷一着急,就吼了他。吃完饭以后,我没有评论谁对谁错,而是心平气和地让儿子写自我介绍、录小视频、阅读,一直到9点才全部完成。
等儿子睡觉,我就在想,为什么共同制定的规则无法落实呢?我们是大人,我们就可以任性地破坏规则吗?孩子不听话是理由吗?如果我们的目的是让孩子听话,那教育的本质又是什么呢?其实,我们的先贤对教育早就有了深刻的认识:《易经·彖传》中指出“蒙以养正,以圣功也。”意思是说,教育的本质是唤醒人心中的正义,唤醒孩子们内心原有的,因种种原因而被暂时遗忘的优秀品质,并通过我们教育的精心呵护使之不断发展、壮大。孩子们内心原有的优秀品质又有哪些呢?我们常常说儿童本位,那我们该如何践行儿童本位呢?我想,我们应该做的是,来到孩子的队伍里,发现孩子、了解孩子、信任孩子、解放孩子、成为孩子!
这一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不管多难,我们都不应该轻言放弃!儿子,妈妈愿意做那棵推动你的树、那片推动你的云、那个唤醒你的灵魂,成长路上,我们并肩前行!用罗胖的话说则是,协同进化,亲子关系也应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