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吃饭时,谈到孩子的学习,上一周孩子成绩和名次有明显进步,我旧话重提:“不要求你考前三名,因为那样太累,但是一定要努力争取前十名”
考前三名要求的是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这边多用了,那边便没的用。我希望你有更多的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可以看书,可以打球,可以出去跑着玩,甚至可以玩游戏(在不影响身体健康和学习的前提下),所以我从不奢求你考前三名。
但是,我要求你考前十名,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先进性,更关键的是提高你的幸福指数。举个反例:如果你成绩差,那么老师、同学、周围的人、甚至是你的父母(包括我)很可能对你形成一个看法:认为你不行(当然我认为你行,虽然是举例子,还是要强调说明),当然,大多数时候,这个看法是有问题的,真正的问题是你的学习遇到了困难,需要帮助(别人的帮助或是自己的自助)。然而,人性使然,大家很容易形成错误的认识(认为你不行),却当成了“真理”。所以,为幸福计,要保持前十名。
1
我要求我的孩子保持前十名,如果每位家长都要求孩子保持前十名,而班里前十名只有10人,那么注定大多数孩子是达不到的,这是否意味着这些孩子都不行?这些孩子的幸福指数都要降低呢?
思考这些与我不相干的,但是真实存在的问题,我发现我前面的一套观点似乎存在很大的漏洞,是啊,真是一对悖论!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也许不是我的观点出了问题,而是周围的评价机制出了问题,我只是在错误的基础上的得出一个错误的观点,不过的确是一种适应现实的、有效的观点,呵呵,适应现实的,未必就是正确的!
那么,家长如何面对孩子的成绩?该如何帮助孩子获得自信?教师如何更科学的评价学生,或者说如何做,孩子是得到健康的成长,而不仅仅是将来获得一个好成绩,进入一个好大学。我们的身边的小环境(虽小却很重要)又如何去形成一个好的舆论,甚至于考虑周围的环境该如何如何?这些问题复杂而艰难,限于认识有限,我不敢谈论。只是说可以思考思考。
2
问题提的太大,反而不知道该如何收尾。当然,我也习惯于往外一推,然后做出无辜的样子表明我也是个受害者。然而孩子的成长是刻不容缓的!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找原因,而是考虑自己如何做是真正的为孩子好,自己如何做,才能周边的净化一点,如此而已,如此做便善莫大焉!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如同电视剧提示一般,本剧纯属虚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