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言“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其《论语》这本书的重要性,而我对《论语》的了解还停留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样的一些句子字面意思的理解上,《论语》里的这些句子还是做学生的时候为了那致命的60分才背诵的,至今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就这几句我还没有完全还给老师。
对《论语》感兴趣还是因为一件偶然的事,我在朋友圈里转发了一篇文章《写给那些,会做却不会说的人》,我的同事冉永录老师,他是高中语文教学的权威,在单位里算是德高望重,知识渊博的一位同事了。他看到这篇文章后评论了一句话“巧言令色鲜矣仁”,我对老同事的这句评论一知半解,后来还是询问了“度”老板,才知道这是《论语》里的一句话,自此,对《论语》有了一点点兴趣。
一个偶然的机会,朋友介绍说可以免费申请一套书《论语别裁》,说是南怀瑾先生的书,我知道南怀瑾先生是文化大师,国学大师,对传统文化中的儒、道、佛皆有研究,尊称“一代宗师”。所以对读这本书很感兴趣,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申请了南怀瑾先生的这套书,不足两月,一套崭新的《论语别裁》便送到了我的手中,看到精美的装帧时就已经叹为观止了。心想,这个寒假会不会因为有了《论语别裁》而过的稍微充实一点?
在这个被碎片化知识充斥的时代,在这个人人机不离手的时代,在这个电子读物势将取代铅字的时代,的确应该静下心来想一想读书的事了。
《论语》一共二十篇,我读了《学而》和《为政》这两篇,因个人才疏学浅,孤陋寡闻,我对南怀瑾先生《论语别裁》的解读不一定透彻,也不一定正确,现在我将读了《论语》里这两篇之后的感受谈点自己的感悟。
一 学习与学问
《论语》第一篇《学而》里面有这样一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我初中语文书上学过的一句话,也是我最早学习《论语》的内容,记得当时老师给我们翻译这句话的时候还是侧重于学习,大概意思是学习了知识又有运用就很愉快,远方来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就很高兴,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自己就是一个有德的君子。
通过对《论语别裁》的阅读,我才知道孔子的这句话并不是简单的讲学习知识,他是讲做学问的。做学问的宗旨就是要注重学会随时随地学习并加以运用,这就是所谓“学而时习之”。而做学问又是一件非常寂寞的事,枯燥乏味、无人理解,甚至无人知晓,做学问如做人,知己难求,人生难得一知己,所以当有人能够真正了解你,成为知己的时候自然就非常高兴,可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做学问不被人了解也是很正常的事了,所以也不能怨天尤人,要做一位真正的君子,要学会自得其乐,然后才能做到与人乐,与众乐。
所以,在这个注重知识与技能,物欲横流,重利忘义的现代社会,学会做学问比学习知识更重要。当然,简单理解就是先学会做人,然后再学会学习。在此意义上理解,国家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非常适宜的,每个人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践行,做人第一,学习第二或许就是这个道理。
二 孝
孝的思想贯穿于整部《论语》。在《为政》篇中,其中有这样两句关于孝的话,第一句是孟懿子问孝,孔子回答“无违”。第二句是孟懿子的儿子孟武伯问孔子何为孝,孔子回答“父母唯其疾之忧”。当然还有两句,分别是子游和子夏问孔老夫子关于孝的问题,子游和子夏都是孔子的学生,但是孔子对两位学生的回答也不尽相同,究其原因,这里不再多叙。
孔子对孟懿子的回答很简单,只有两个字——无违。孟懿子是孔子的朋友,但不一定关系非常好。因为孟懿子是鲁国的大夫,是一位大官了,出于对官的尊敬,所以孔子很简略的回答“无违”。至于不违背什么,这只能由孟懿子这样一位大官自己去想象了。而当孟懿子这位大官走了以后,孔子就对自己的学生樊迟说了孟懿子问他孝的事,樊迟不理解,孔子就何为“无违”做了解释,孔子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其实也是在教育自己的学生。
孟武伯拿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官二代,他或许不知人间疾苦,或许不知父母之辛劳,所以孔子回答“父母唯其疾之忧”,意思是要能感受到当孩子生病时作为父母的那种焦虑,担心和忧愁的心情。
从孔子的这两句回答我们应该知道,不同的人应该有不同的孝,为官者不仅要心怀自己的父母,更要心怀天下,做事要“不违”。而为人子女者,首先要能够换位思考,想想父母为子女的付出。现在所谓的官二代,富二代,在没有出生之前就被幸福包围着,而穷困人家的孩子,作为家长也会倾其所有把子女力争养成类似于官二代,富二代的孩子。作为这样的子女,怎么会知道孝呢?或许,谈到“孝”这个问题他们会觉得“笑”。
《论语》中博大精深的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我作为一个凡人,或许仅会吸收一点点做人的道理,真吾心,正吾行,用一句流行的话讲,在人生的道路上“且行且珍惜”,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