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简书有些日子了,曾经也结合自己的专业,写过一两篇科普文。数量寥寥,主要还是考虑到自己学艺不精,生怕误导了读者。
不过在这里,似乎很多人对中医药的兴趣明显更大一些。不少人会私信咨询我相关的问题。对于此方面,我一般都避而不答。但这似乎引起了部分看官的不满。昨晚,就有一位大姐,义正辞严地质问我是不是中医黑,叫我哭笑不得。所以,我想着借今天的水文,来谈谈自己对中医和中药的看法和认知。
之所以将中医和中药分开来,是因为我对二者的态度是不同的。
先说中药。我可以旗帜鲜明地表态,我是坚信中药能治病的。人类繁衍至今,各国各民族都有医书传世。不仅仅是中国的中药,还有欧洲的常青藤和圣约翰草,美洲的百里香和鼠尾草,都是历史悠久并被无数次证明确实有效的药材,是当地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空穴来风必有因,能跨越浩瀚无垠的时代长河流传至今的,一定有其可取之处。
但我对中药的理解和中医,乃至和大多数人不同。我在大学时,曾做过中药穿心莲的药理课题。按中医的说法,穿心莲“味苦、性寒”,能“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顿咳劳嗽,泄泻痢疾,热淋涩痛,痈肿疮疡,毒蛇咬伤”。
是不是感觉玄之又玄,看着一头雾水?我第一次看到,也是同样的感觉。那在我们的现代药理研究下的穿心莲又是怎么样的呢?
首先明确成分。穿心莲包含数种黄酮和内酯。其中有脱氧穿心莲内酯、穿心莲内酯、新穿心莲内酯、脱水穿心莲内酯等,黄酮类型则主要是甲氧基黄酮类。
然后就是做药理实验。比如说,穿心莲内酯提取物能抑制家兔和猫的炎症早期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高、渗出和水肿,证明穿心莲或有消炎作用。穿心莲内酯磺化物能增强小鼠的机体白细胞对细菌的吞噬能力,证明穿心莲或可增强免疫功能。
之所以用“或”,是因为一切实验的对象都是动物,而非人体。很多动物实验效用如神的新药,刚进临床一期就被毙了,说明这两者的之间还有着很大一段距离。但考虑到古人已经用自己的身体无数次论证了其部分功效,那我们所做的应该算是为了要知其所以然,根据答案倒推原因。
这就是现代药理学看待中药的方式。我们把它当成一个宝藏,虽然前人为我们留下了地图,但并不精细,甚至还会有天马行空般的脑部和想像。我们只能把其作为参考,主要还是依靠现代化技术,一点点发掘发现,最终去伪存真。
中药说完了,接下来说说中医。对于中医理论,我很赞同钟南山院士在港大上课时谈及的观点。在以前生产力低下,认知水平不足的大环境下,古圣先贤依托于古典哲学思想,再加上自己的理解与想象,同时结合相应的症状,来解释各种病因病症,诸如阴阳、寒热、燥湿等。
这在当时,或许是比较先进的理论,但到了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再抱着那一套不放,显然是不合时宜了。西方医学界早就摈弃希波克拉底和盖伦的理论学说了,四体液说也被放进了博物馆,只剩下历史价值。所以……
我想,这篇文章,应该能比较清晰地表明我对中医药的态度了。可能说得比较隐晦,但确实不敢再露骨了。生怕一个不当心,就要不正确了,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