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用心培养专注力》笔记1
我的“一小时免打扰”计划
我将这称之为“一小时免打扰”计划。这个计划,是当当熊两岁多的时候,由我向熊爸爸和保姆姐姐郑重提出来的。为了实现这个计划,熊爸爸在外面租了一间房子,把自己的电脑、书籍一股脑搬了过去,而且还替保姆姐姐去电脑夜校报名缴费。
我之所以设计这样一个“一小时免打扰”计划,最初的目的只有一个:我要好好培养当当熊的专注力!
许多孩子学习注意力不集中,大概就是因为长期生活在这种家庭环境中吧?一方面,六岁前的孩子大多待在家里,待在这样处处充满干扰的环境里,另一方面,孩子的各种学习品质、思维习惯等,都是在六岁前培养形成的,所以,大部分孩子的注意力都是比较差的!
“一小时免打扰”计划好处多多
三年多的训练,让当当熊养成了极好的习惯:一旦开始做某事,就不再分心,善始善终地把这件事情做好。
常言说,普通人做事靠智慧,高手做事靠习惯。
这个“一小时免打扰”计划,还让我有如下收获:
(1)对当当熊进行了系统的智力开发。
因为时间固定,无人干扰,所以能很好地按照我对儿童早期智力开发的理解与设计,有计划地、从容地开展。
(2)通过密切的相处,对当当熊的天性、脾气有了深入的了解。
孩子的智慧增长,指挥棒并不是爸爸妈妈,而是孩子自己内在的力量。
孩子对什么感兴趣,对什么不感兴趣,完全发乎他的内心。而孩子的兴趣是很容易转移的,爸爸妈妈只有多和孩子相处,才知道他当下喜欢什么,忙着琢磨什么,才能顺势给孩子一些帮助,助力他的成长。
为什么爸爸妈妈如此不了解自己的孩子呢?答案很简单:他们和孩子相处的时间非常少,不知道孩子需要什么样的安慰和劝解、什么样的支持和帮助;或者他们太自以为是,拒绝接纳和理解孩子。
培养孩子专注力的注意事项
但不管用哪种方法,我认为爸爸妈妈都必须注意下列事项:
(1)做事专注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要从小开始培养。
(2)培养孩子的专注力,要从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入手。
可是孩子却偏偏不买账,看了一两眼蚂蚁就把脑袋扭开了,写了一两行字就闹着要喝水或是上厕所。于是爸爸妈妈就惊呼:“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呢?你的专注力为什么这么差?”
但事实上,我认为错在父母!孩子在年幼的时候,其专注力往往是不以父母的意志为转移的,他们只会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保有专注力。
爸爸妈妈在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时,一定要从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入手,切不可粗暴地压制。
所以我建议爸爸妈妈们,对孩子的任何兴趣都要认真对待,这既是对孩子的尊重,也是对孩子的心理需求的满足,同时,这里面也一定会暗含着某种理想的教育机会。
读后感悟:
从作者写的培育儿子的经历可以看出,为了孩子,母亲付出了很大的心血和牺性。
之前我也看过一本书,告诉父母要尊重孩子的天性。
我觉得,家庭教育中父母的陪伴是最重要的,大多数优秀的孩子是后天培养出来的。
从今天开始,儿子回家后,我要认认真真,全身心陪伴,仔细观察,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好好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