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作者‖魏晋寒
图片来源‖网络
人这一生,总会被比喻成一段“不停向前走”的奋斗过程。
10岁的时候,人们要在学校考场里奋笔疾书;
20岁的时候,人们又要在职场社会上砥砺前行;
30岁的时候,人们还要在家庭、工作的双层羁绊下继续咬牙坚持;
40岁的时候,人们依旧无法彻底释然,而是希望抓住“黄金年龄”的尾巴,让人生最后闪亮一把。
……
在这个竞争激烈、多元发展的时代里,很多人总是焦虑惶恐——唯恐自己错失某些机会,唯恐自己落于某些人后,唯恐自己得不到某些物质保障和幸福基础。
在这种焦虑心态和自我施压之下,很多人选择埋头苦干,不停不休,希望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让自己的人生和家庭,赢得更多的机遇和幸福。
努力就能成功吗?
很显然,一味地埋头奔跑,机械努力,未必能够获得应有的反馈和回报。
优秀杰出的人,往往不会埋头苦干,而是阶段性的让人生“停顿”片刻,及时给自己的生活按下“暂停键”,获得应有的休息期、缓冲期、以及调整期。
——
——01让人生停顿片刻,关键时刻要懂得反思总结
晚晴名臣曾国藩说过这么一句话:“多思不若养志,多言不若守静,多才不若蓄德。”
意思是说:如果你找不到更好的成功方法与策略,与其绞尽脑汁的焦虑思考,则不如停下来,想想为什么做这件事情,将来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有什么高远的志向。
利用片刻的停顿时间,多在心中问自己几个“为什么”、“怎么办”、“怎样改正”、“如何规划”……
有些人看似努力,实则却是没有规划、没有思路、没有总结的“低效”努力。正如网上流传的那句话:用行动上的努力,掩盖思想上的懒惰。
优秀杰出的人,往往不会浑浑噩噩、机械重复的努力付出,而是先总结思路、再找准方向、时刻提炼经验、阶段性的反思和调整。
如此,他们的行动效能才会大大提升。
——
——02让人生停顿片刻,关键时刻要懂得休养生息
心理学家发现:一个人说的话,如果90%以上是废话,他就会快乐。若废话不足50%,快乐感则会明显衰减。没有太强目的性的语言,更容易让人放松亲近。
生活当中,我们没必要时时刻刻都在追求意义和价值,将心弦日日夜夜都紧绷起来。强大的功利心、目的感、计划力反而会束缚我们的幸福轨迹。
有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找个朋友闲聊闲聊;
有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找个游戏放松方式;
还有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培养一、二件兴趣爱好丰富一下生活;
无论是在学习过程当中,还是在工作过程当中,我们都应该保持“劳逸结合”的行动方式。很多疑难问题,或许在“绞尽脑汁”下无能为力,然而却会在“自由放松”中灵光乍现。
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劳逸结合的行动方式,不仅会让我们的身心更加健康,还会让我们的生活目标更加清晰简洁,让我们的规划思路更加开阔完善。
——
——03让人生停顿片刻,关键时刻清空自己的负面情绪
美国心理学家大卫·霍金斯在《力量与能量》中提出了“能量层级”这个情感概念。其中,他将一个人的负面情绪按照“分数”大小进行排名归类。比如说:
1-20的羞愧
21-30的内疚
31-50冷淡
51-75的悲伤
76-100的恐惧
101-125欲望
135-150的愤怒
生活当中,我们总会接受外界的种种负能量,以及自身产生的种种负面情绪。包括愤怒、抱怨、嘲讽、嫉妒……
倘若我们没有及时将这些负面情绪消化和梳理,很容易给自己带来诸多心理压力,影响自身健康不说,还可能引发“踢猫效应”——将这些负面情绪发泄给我们的家人和朋友,影响彼此之间的情谊。
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往往是很多优秀人士的成功标签。与此同时,控制情绪最好的方法,就是让自己暂时“停顿”下来,一方面让自己获得短暂的休息,另一方面让自己及时自我疏通和消化。
从而,将“情绪包袱”控制在一定的大小重量。
——
——03让人生停顿片刻,关键时刻要懂得蓄势待发
记得在网上看到过这么一句话:“渔夫在无法捕鱼时,就会修补他的网。”
很多优秀杰出的人,看起来仿佛是在休息玩乐,实际上却是在蓄势待发。他们既利用自己的“专注思维”付诸行动,又利用自己的“发散思维”产生灵感。
当一件事情、一份工作、一个项目阶段性的收尾闭合之后,他们往往不会火急火燎继续行动,而是让自己的规划“停留”片刻,一方面在脑海中构思下一步走的计划思路,另一方面在现实中做好下一步走的物质准备。
如此,优秀的人往往更善于停顿调整,更善于蓄势待发。
——
——写在文章最后的话
每天晚上躺在床上,我都会望着天花板“冥思”片刻。时间仿佛定格一般,闪现着我每一天的点滴工作,点滴得失、点滴感悟。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拥有一两个让人生“停顿”的生活方式。包括运动、游戏、看书、旅游……
不要让盲目、机械、浑浑噩噩努力,限制了我们的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