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亨利·乔治(Henry George):
人要吃小鸡,鹰也要吃小鸡,鹰多吃一只小鸡,世界上就少一只小鸡;人多吃一只小鸡,世界上的小鸡就会多一只。人们喜欢吃三文鱼,就会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来培育三文鱼。结果人要吃的三文鱼越多,三文鱼的数目也就越多。
- 能源的储存量也一样。人类发现的石油存储量不是在下降,而是在上升。
- 在物理极限到来以前,其他形式的新能源也已经应运而生了。
- 总体而言,人类为能源所支付的价格不是上升,而是直线下降。
If it pays, it stays. 越是有用的东西,越能留下来。
1. 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思考与疑问
- 第一,野生动物越保护越少,这本身可能是个伪命题。人类干预使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数量增加。
- 第二,人工饲养动物,不是野生动物。
- 第三,有些野生动物本来就是由于濒临灭绝,各国政府才在禁止杀戮。
- 第四,即使允许杀戮和利用,也存在各种技术障碍。
2. 物种大量灭绝和产生,是大自然的常态
- 世界每天有75个物种灭绝,每小时有3个物种灭绝。
- 自从工业革命开始,地球进入了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时期。
- 4.4亿年前的奥陶纪,第一次物种大灭绝,85%的物种都曾经灭绝,不太要紧,这是大自然的常态。
3. 面对大规模物种灭绝,人类干预作用微乎其微
- 一天75个物种,政府只能挑很少一部分自我安慰地加以保护。
- 保护本身要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 资源是稀缺的,我们不能不做选择。有用的才能留下来。
4. 私有产权与市场能更好地保护珍稀物种
- 禁止交易能够增加珍稀物种的数量,还是允许经营更能增加它们的数量?
- 熊猫有用(It pays),所以留下来了(It stays)
- 这恰恰印证了经济学原理
- 大片土地的长期私有产权,才能激发维护生态的积极性,改善整个生态环境。
- 现代化超大规模的城市,集聚的人越多,资源共享的程度也就越高,浪费就越少。
5. 时移世易,是我们应该愉快接受的世界基本事实
- 世界上有很多语言正在消失。
- 每隔14天就有一种语言消失。
- 所有人都不学不用,是一种自然淘汰的结果。
- 每天同时也有很多新词汇、新说法、新想法不断地涌现。
课堂小结
- 新陈代谢是大自然的基本规律
- 每天有大量的物种在灭绝,也有许多新的物种在诞生
- 人类只能对身边非常小的一个范围做出有限的干预
- 干预要符合基本经济规律,资源有限,只能把它们用在刀刃上,越有用的越可能留下来。
- 市场、交易、产权能更好地激发人们保护和繁衍珍稀动物的积极性
-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大量正在消亡的语言。
课后思考
出于我的好奇我想知道,如果你是一位既讲普通话又能讲方言的人,那你跟你的子女,是讲普通话更多还是讲方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