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国境之南
1.
我在熙熙攘攘的火车上,满身疲惫,夹杂着各种喧嚣声,不安的睡着了。不过再醒来,元气满满。
我看看周遭的人,神态各异,想着他们背后的故事也绝不相同。
朋友曾给我说,自己无聊的时候最喜欢做两件事,在不知地名的地方坐公交车,想当然来到另一个地方下车,或者去火车站,看来往人群,一坐大半天。
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不知道,只是觉得这样的方式随心所欲,没有目的,却都是风景。没有生活,却处处是人生。
2.
我刻意的在鱼龙混杂的人群中攒动着,不过防备心太强,手一直顾着包包和手提袋,我仍旧会抬头看看四周,身边的每个人,我都不认识。他们背后的故事,我都不曾经历。他们的人生,与我来说,都无关紧要。
可是只是在这样一段时光里,共处几个小时,然后各奔东西,再无相见。
其实,人生,本来就是这样,匆匆相遇,匆匆分别。无论坐着站着,神态自若又或是满脸愁苦,本身这就是一种生活常态。
我的耳朵里缓缓流淌着《且听风吟》,没有歌词,旋律舒缓。
这一刻,我的心情不起一丝波澜,平静,我可以自定义轻音乐下的心情、故事又或是这几个小时的人生。
3.
每次暑假我都会出来走走,之前爸妈总觉得奇怪,没事瞎折腾,累死累活天天花闲钱。
我没有太多话去解释,这种东西解释不清。
后来他们慢慢接受我的这种方式,会嘱咐路上小心,注意安全,会询问我的归期。
之前我也怀疑,这样的折腾到底值不值。只是后来慢慢的我去了不同的城市,见到不同的朋友,参与他们的生活方式,听他们讲自己的故事,那种真诚,让我觉甘之如饴。
毕业两年我仍旧能够感受到在学校时候那份真,净和纯。我喜欢这种感觉。既然这样,那我觉得这样的旅行对我来说,意义重大。
4.
我身边坐着两位老人和一位中年妇女,我并非刻意偷听他们的故事,不过是中年妇女声音太大,一中午我的耳朵都被洗礼的无力吐槽。
中年妇女讲到她的故事。她一生受苦,今年四十四岁,五个子女,丈夫孱弱多病,婆家无力照应,娘家对她不薄,不过过日子终究是过日子,帮衬只能解决一时困难,却不是长久之计。
她泪流满面的在讲那些年为了留下肚子里的孩子所受的罪,生活上的拮据,和婆家人对她的赶尽杀绝,真假无从知晓,只是最后那对老年人对她的安慰中,她爽朗的笑声,最让人觉得佩服。
我看着年轻父母轮流抱着孩子睡觉的那种心疼,刻意回避过道里人的触碰,像是在护着一件稀世珍品。
我看着上了年纪的阿姨,上车时候呼哧呼哧提着两大包东西,来到座位上麻利的脱下鞋子,站在座位上点着脚尖放行李。
我看着中年男子打电话对着电话那头的人粗声呵斥,语气尽是不耐烦。
我看着高大威猛的年轻人,从上车那刻起,不停在忙碌工作,对着电话那头的人安排个不停。
我看着躲在窗户位置的女孩,静静的戴着耳机,默默的看手机,看窗外,像是在思考什么,又像是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沉浸着,仿佛这周遭的一切与她无关。
5.
火车走的不快,我喜欢那种外面一花一草一木都被丢在车后探索未知风景的那种感觉,像极了我们的生活,过去的已成往事,未来,充满期待。
无论我们从哪上车,最后我们都会下车,目的地相同。
身边的人形态各异,虽然决定不了什么,却是这趟旅程完整的组成部分。
一场旅行改变不了什么,但却在无形中影响着我们说话的方式,为人处世。
我们渴望送行的人再停留一刻,再看看那张熟悉的面孔。
我们渴望列车加速前进,带领我们走向另一个城市。
时间足够公平,期盼只是慰藉。
年轻的心不要长满白发,未来的生活会在现在的记忆中发芽。
路,一直在走,从未停留。
我悄悄碰碰身边的那人。问他借东西,他是个温暖的陌生人,让我感激。
不会刻意的去定义一段生活,不会强加一段旅行的意义。这是在路上的初衷,也是归来的目的。
6.
我曾在深夜和好友促膝长谈,我曾在努力减肥好久为了这次见面不加刻意,吃的狂欢,我会和朋友闹矛盾,转瞬又和好,我会在他们再三为我考虑感动到无话可说。
他们说,和你聊天,特别特别舒服,不用去组织语句,不用刻意思考,不用害怕触碰底线,不害怕我会泄露他们的心里的秘密。
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特别幸福。
想到那些一直在分别也一直在陪着我的那些朋友,不多,但足够重要。
而这些旅程,这些日子,于我来说都格外珍贵。
心和灵魂都要在路上。在路上。
车到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