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点历史之——海瑞:明代“海青天”

      海瑞(1514年-1587年),字汝贤,号刚峰,海南琼山人,明代著名清官,历经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以清廉耿介、敢言直谏闻名,被誉为“海青天”,与包拯并称封建王朝两大清官典范。

    四岁丧父的海瑞,由母亲谢氏悉心教导,自幼研读圣贤典籍,立下效仿圣贤、匡扶社稷的志向。嘉靖二十八年中举后,他两度会试失利,遂放弃科考,投身仕途。初任福建南平教谕时,他整饬学风、制定《教约》,更在御史巡访时坚持学宫礼仪,仅行揖礼而非跪拜,获“海笔架”之称,尽显耿直本性。

      调任浙江淳安知县后,海瑞清查田籍积弊、平摊赋役,让逃亡农户重返家园;他自奉极简,穿布衣、食糙米,母亲寿辰仅买二斤肉,严禁下属侵占民财。任兴国知县时,他推行清丈土地、均平赋税,所著《兴国八议》成为治政典范。

      嘉靖四十五年,海瑞以死上书《治安疏》,直言世宗迷信巫术、不理朝政的弊端,被誉为“天下第一疏”。他事前备好棺材、托付家人,坦然入狱。世宗虽震怒,却赞其可比比干,终未加害。穆宗即位后,海瑞获释复官,历任户部主事、右佥都御史等职。

      巡抚应天十府期间,海瑞疏浚河道、推行“一条鞭法”,强令豪强退田还民,连前首辅徐阶的家奴占地也秉公处置。他制定《督抚条约》革除弊政,裁减冗费,令贪官污吏闻风丧胆,百姓却对其爱戴有加。

      万历年间,虽遭张居正等人排挤,海瑞仍不改其志。七十二岁复职后,他仍力主严惩贪官,援引洪武旧律警示朝堂。万历十五年,海瑞病逝于南京官邸,临终前仍惦记着欠户部的五钱柴火钱,遗物仅有俸银八两和几件旧衣。

      海瑞的死讯传出,南京百姓罢市送葬,两岸哭祭者百里不绝。神宗追赠其太子太保,谥号“忠介”。李贽赞其“如松柏为栋梁”,张廷玉誉其“媲美包拯”,他用一生诠释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忠介气节,成为后世为官清廉的千古标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