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把松浦弥太郎《人生100个基本》滚瓜烂熟地背诵了几遍,进一步加深脑海中的印象。可以说到目前为止,任意说出一个编号,我都知道这个编号后面的“基本”是什么。与此同时,我对这“100个基本”的理解力又更深了一层,还经常把它们与我读过的另外一些知识串联起来,相互印证的过程中,提升了对“基本”的确信。
虽然是如此说,但距离对这些“基本”融会贯通还是比较遥远的。比如说在工作和生活当中,如果我碰到什么需要注意的场景,在这个场景中要恰如其分的应对,不能够很快从这“100个基本”中调出一个或者几个“基本”,来恰如其分的切入和处理,而仍然是会使用以前的自动应急模式来处理,不能够学以致用,未免有点遗憾。看来我所谓的熟读且能够熟练的背诵,只是浮于表面而已,还没有熟到可以条件反射的程度。
有人可能会笑话我的愚痴,像个读死书的傻子一样,这样读下去大概率会读成一个榆木疙瘩,会成为一个又酸又腐的无用文人,岂不闻前人早就说过“尽信书不如无书”“百无一用是书生”“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只是空洞的理论”……,其实他人笑话愚痴最主要的一点是——读书能否提高认知、促进行动,并由此而带来实实在在进步?以这条标准来衡量自己,我读《人生100个基本》似乎还没产生真正效应。
但还是不能够妄自菲薄,这次又把《人生100个基本》背诵几遍以后,对这本书的逻辑脉络比以前把握得更深入些,我开始着手对这些“基本”进行分类梳理,以便进一步强化印象。所谓“人生的基本”,就是如何做好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基本行为规范,.它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去做才是恰当的、合适的,才能够尽量避免少走弯路,这些行为规范包括衣食住行、听说读写、饮食起居、人际交往、学习工作……我按照上述的分类在脑海里反复过滤,不求更清晰地记住它们。
我们生活中最频繁发生、最应该注意的事项是什么?就是吃穿住行和饮食起居吧!先从这个方面进行分类:“100个基本”里面,有多少是涉及到吃穿住行和饮食起居呢?“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民以食为天”“生存和繁衍是人类社会最底层的行为逻辑”……无数这样的格言警句都在提示我们“吃穿住行”的重要性。《基本》里面写道:“一日三餐要吃用心做的美味食物”“一年四季吃时令美食,是对自己的投资”“服装是对他人敬意的表达,清洁感比时髦更重要”“不在大庭广众之下穿奇装异服”“住所保持断舍离,身边的物品每增加一件,就要想方设法减少一件”“寝具和家具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尽量选择最好的”“保持良好的走路姿势,抬头挺胸,挥动双手”“不交抱双臂,翘二郎腿,留意坐姿”……以这种分类的方式来思考“生活的基本”,相应的“基本”内容“哗哗哗”就从脑海里淌出来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人生的100个基本》里面,关于思考和学习方面的内容讲了很多。松浦弥太郎强调了独立思考的极端重要性,比如他说:“掌握的知识越多,越妨碍我们主动思考,我们要成为能主动思考的人,而不是什么都知道的人”“深入思考如何把事情做得更好,将事情不断优化迭代,深入思考是进步的钥匙”“每日清空,让自己像一张白纸的状态开始”“台阶是一步步往上爬的,不要走捷径,注重积累,注重打好基础”“脑海里一旦闪现出什么奇思妙想,一定要用记录工具及时赶快记录下来”“模仿、学习、赞扬值得尊敬的人”……
《人生的100个基本》里面讲的最多的是人际交往和为人处事,占了全书将近1/3的篇幅,有很多令人“心有戚戚焉”的格言警句。因为自己在人情世故方面跌了不少跟头,吃了不少苦头,所以这也是我最关注的领域之一。书中写道:“在采取任何行动之前,都要思考这种行为是否会给别人带来幸福”“要想在工作和生活中受人重视,就要让对方有所得,这是能长期相处的秘诀”“不做温柔的人,也不做冷漠的人”“无论怀抱怎样的善意,只要是想让对方按你的意思改变,那就不是真正的爱”“要想得到别人的帮助,请先学会付出”……还有很多很多,例举不完。以上这些所有的“基本”,我在写本文的时候,都从我的脑海里自动涌现出来。读这本书我还是花了功夫的,现在需要的就是在生活、工作和人际交往中反复实操,直至内化为肌肉记忆。
接下来准备重读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至少要重读5遍以上。松浦弥太郎的一个“基本”是这样写道——“与其读一百本书,不如把一本书好书读一百遍”,践行之!
讯飞语音输入77分钟,全文178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