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自我束缚,认清世界真相-精读《纳瓦尔宝典》

我们的自我是在成长过程中被逐渐塑造的,塑造自我的因素包括成长环境、父母和社会等。

佛曰:有求皆苦,无求乃乐。每个人从出生起,从赤身裸体,从一无所有,从不知自己姓甚名谁,就开始了加法的人生,各式各样的东西、各式各样的名号开始添缀我们的生命。似乎身上拥有的东西越多,就越富有、越喜乐,到头来呢,却把自己弄得不堪重负、身心俱疲。

任何一个标签或头衔都是一系列信仰、理念和身份的集合。我们应该秉持怀疑态度,从基本原则出发,对其重新评估。

要做到诚实,对自己诚实,对他人诚实,就要在发表观点时抛开自己的身份。在任何一个层面上实现自我认同,都会形成很多所谓的“稳定信念”,然而这会妨碍自己的独立思考。

“熵增定律”是克劳修斯于1854年提出“熵”的概念,属于热力学第二定律,讲述的是物体的热量从高流向低不可逆转的过程。简而言之,“熵”在一个独立、封闭的系统中,越是混乱,熵就越大;越是整齐规律,熵就越小。“熵增定律”就是向着混乱的方向延伸和发展,最终归于热寂,即熵死。

熵增过程是一个自发的由有序向无序发展的过程。事物存在本身是由有序向无序发展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不可逆。这就是说,从逻辑上讲,一切的存在过程就是个熵增过程, 直到事物由有序到彻底无序为止,这是不是说,我们正在消费着事物的有序,直到耗尽有序、到完全无序为止。

混乱不堪的“熵增”,才是阻碍你人生进步的真正原因。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说:熵减的过程是痛苦的,前途是光明的。水从青藏高原流到大海,是能量释放的过程,一路欢歌笑语,泉水叮咚,泛起阵阵欢乐的浪花。遇山绕过去,遇洼地填成湖。从长远看,承受痛苦也是人生的必修课,它可以带来两大收获:一是痛苦可以让人接受世界的本来面目;二是痛苦可以大大改变一个人的自我,虽然过程非常煎熬。

我们每个人的"熵减"生活注定是痛苦的,反人性的。熵减的过程必然会十分痛苦,但结果都是光明的。熵减即有序,有序即生命。古希腊的柏拉图曾说:“自制是一种秩序,一种对于快乐与欲望的控制。”

自律、健身、读书、工作等等,都是提高熵减的工具和方法,也是工作与习惯成功之匙,但很少有人能长期践行。同样的道理,刷抖音很轻松,但刷完过后内心和精神上都是空虚的;认真阅读一本好书的过程非常痛苦,然而读过之后的大脑是充盈的。所以,痛苦的事情大多都是熵减的,而让你感觉很爽的东西大部分都是熵增的。

一个池子的水,将它封闭起来,让其内部的微生物无限熵增下去。不出几天,便成为一潭死水。即使是一丝微风掠过水面,带来的不仅仅是涟漪,更是为池子注入生机与活力。有效的熵减,加上开放、学习的姿态,降低耗散,打破平衡,系统将会生生不息。

想要摆脱自我束缚,认清世界真相,请立即开启你的自律,打造属于自己的熵减人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