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说过:专注比智商是更容易让孩子成功的因素。
良好的注意力,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成绩,还有内在的改变,比如综合素质的提高等等。
注意力较差,就会导致成长过程中缺少自主学习、自我成长的机会。学生如果做事情总是3分钟热度,这也是注意力变差的其中一种表现。
据《中国青少年注意力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58.8%的学生都有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已经相当常见了。
学墩宝例举学生注意力差的五种表现
1.容易受外界影响
和大人相比,学生的抗干扰能力普遍较弱。但如果在学习时,一点响声或刺激就能让学生分心,无法沉浸在自己当前的任务中,那说明学生的注意力是有问题的。
2.做事粗心
学习的时候经常忽略细节,学习、写作业时常会看错字,审错题,反复犯同样的错。
3.记忆力不佳
学习时效率不高,听过的课、读过的书、学过的内容,学生总是很容易遗忘。
4.做事很难有始有终
遇到枯燥、困难的任务,学生常会选择逃避,或者尝试了一会儿就选择放弃。做事常常虎头蛇尾,缺乏耐心,很难坚持到底,有始有终地完成一件事。
5.小动作较多
活泼好动,精力充沛,很难安静地坐上一会儿,身体总会有很多小动作。特别容易违反课堂纪律,被老师批评。
注意力的规律
影响学生注意力的原因很多,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一个客观因素就是他们的年龄。下面是目前脑科学界比较认可的一种专注力区间计算方法,可以对照年龄看看孩子的注意力时长应该保持在什么样的水平。
不同年龄的注意力时长:
5-7岁15分钟左右
7-10岁20分钟左右
10-12岁25分钟左右
12岁以上30分钟左右
这就是为什么在课堂上,前半节课大部分学生们还可以保持专注,到了下半节课眼神就开始慢慢呆滞了。
学生在课堂上走神的时间被称为“无效时间”,它不仅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干扰,还具有传染性。会让其他原本专心的学生想:“其他人都没有专心,我为什么要专心”?
如何激活课堂注意力?
所有教师都希望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学习或认真聆听,学生全神贯注地跟老师或跟其他学生互动。
以下5种策略都可以激活学生的注意力,让老师能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发挥学生的多元智力,避免形式单一的讲授:
01.通过抢答让学生集中注意力
倒计时营造紧张感,让学生看准时间快速按下抢答按钮。
02.用随机抽答决定谁来回答问题
抽答可以让全班学生都保持高度警觉。需要强调的是,课堂氛围越好,学生就越有回答问题的胆量,而不过于担心受挫或被嘲笑 。
03让每个学生都回答问题
确保所有学生都在积极思考,经常性地提出问题,让每个学生都作答,并让他们的答案展示在黑板上,这也能传达出教师"很期待他们的回答"的信息 。
04让学生指出错误并进行评分
单个展示作答结果之后,每个学生都能充当"老师"角色,指出答案的错误之处,或者给它评分,这时,学生不仅仅是课堂的参与者,更是课堂的主人。
05设置强调责任制的团队合作策略
让学生组队,互相交流各自此前已有的相关知识,总结生成新的知识并向全班展示,想要完成这项任务,小组内还要学会分工合作,让全组成员都承担起积极投入的责任 。
老师们可以借助信息化的智能技术优势,不断丰富课堂互动形式,让学生的课堂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爱上课堂、爱上学习。
更多教育资讯请关注:学墩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