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读下的材料,根要求耳作。(60分)
孔于向襄子学琴艺,一连十天都弹奏同一首曲子。让他换首曲子“我还没有掌握弹琴的技法。一连三番孔于都以没有弄懂曲子的情志,不知道作曲者的为人“为由继续弹奏同一首曲子
又过了一段时间,孔子终于说我知道作曲者的为人了,他皮肤黝黑,个高,目光远大像个统治四方的王者,除了文王还有谁能这样呢!”
襄子深拜孔子说:“我老师说过这首琴曲是《文王操》
心心一艺艺必精
河北涿州中学 于宁老师
专一而相续,相续而专一,这就是精进。
高效率、短视频大行其道的时代,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浮光掠影让我们满足于虚幻的“充实”,没有扎实的投入,没有尽心的体会,只有浅表的泡沫。
孔子以几十日投于一曲,漫漫时光载满的是无数遍的反复操练和揣摩。一次次本真的体验堆积为沉甸甸的感悟,一次次感悟又升华为清晰深刻的认知。
如同米酿成酒,花渐为果,厚重的时光慢慢累积成的成长,是凝结的精华无与伦比。
心心于一艺,其艺必精。心心于一职,其职必举。如果我们想要拥有一份独特、深刻的美好,就一定要保证足够的时间、足够的投入,如此打造出的品质方能出类拔萃。一份调研证明,专家与普通人的区别只在于专家在某个领域投入了一万小时。苦心孤诣于追求珠穆朗玛的高度,就要从低处一步步攀登。李贺心心诗艺,锦囊贮诗,呕心沥血;贾岛月下苦吟,字字细琢;今更有大国工匠,一盏孤灯一刻尺,一柄标尺一把刀。废寝忘食,专心如一,竭心尽力,方有臻于至善,超古冠今。
如果追求的是远方,哪怕风雨兼程。其实我们并非不懂“性痴者志凝”,只是被五光十色迷离了眼睛。一幅漫画画的是“打井”,挖井人一连挖了很多口井,最深的离出水只有几米的距离,而他最终消磨在反复换位置、往下挖、再换位置的循环之中,却不知道正是“换”让他白费了很多力气。著名作家刘震云认为他的两个舅舅对生活的认识可启发世人:“做事要慢”“一辈子就干一件事”。耐心、踏实,尽心竭力,就不会因急躁而粗疏。务实、精心,精益求精,就不会因求成而贪多。
守得寂寞,以年为单位去坚持。当追求的是一份精致圆满,而不是外在的虚浮,雷打不动、踏踏实实的笃定会让你物我两忘、冰心一片。多少诗人、艺术家都是生前不被理解,在穷困不堪、默默无闻中却从不改变专注于艺术的执着。法国画家米勒用一生的宁静蔑视宫廷画的空虚低俗,而以温暖柔和色调表现着自己独特的世界,当你凝视他的画作,仿佛有悠扬的晚钟溢满幸福的光阴。
克服贪求的欲望,克服浮躁的心态,克服短视的目光,让我们从正心诚意开始,以超然达观的人生态度追求技进乎道的超越境界。不贪多、不求快,多一些对美好事物的深度投入,多一些对超然品质的主动追求。
像孔子学琴,习其曲、明其情、揣其志、识其人。专心、精心、尽心,多为我们自己的生命、多为这个世界献上独特的精彩。
心心一艺而求精,这是生命的精彩。
人人尽心而职举,这是大国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