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去幼儿园接小儿子放学,我说要带他回家一趟,然后再回姥姥家(我生完老三一直住在姥姥家),前两周他和爷爷奶奶在家里住的,这周开始就不想回去了,要和我在一起,我见他没说什么,以为他同意了,马上要掉头的时候,他发现路线不对,说要回姥姥家,说的时候带着哭腔,我赶紧接住他的话
问他:你是不想跟妈妈回去吗?
儿子:是,我要回姥姥家玩
我:妈妈把你送回姥姥家,我再回去拿东西可以吗?
听我说完,感觉他立马开心了,接着说:好,我在姥姥家等你,妈妈你掉个头把我送回去吧。
我:好的,我这就去掉个头
我心想,这要是以前,我的自动式思维一定会觉得这孩子不跟我回去,肯定是怕我把他扔给爷爷奶奶,然后自己回来,跟我耍小心思呢。而现在,我的想法是,我的儿子还未满三岁,他能够如此清晰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我要好好强化一下他愿意用嘴巴去描述自己意愿的这个行为
于是我对他说:宝贝,妈妈要表扬你,因为你刚才跟妈妈说要回姥姥家的时候,没有哭也没有闹,而是清清楚楚的告诉妈妈,你可以先回姥姥家等我,妈妈听明白了,下次你要想做什么就直接告诉妈妈,不哭不闹,我们也可以把问题解决,你这样做妈妈很开心,你也很开心对不对?
儿子开心的说:对啊,我不哭也不闹,问题就解决了。
我:给你点个大大的赞
儿子:点(孩子每次觉得我应该表扬他的时候,就会说“点”,这应该可以算是院长说的心灵契约吧)
孩子还小,情绪变化无常,其实是很正常的,当我接纳了他的一切,他的情绪才会越来越稳定,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面对孩子的哭闹,我已经不会像以前那么烦躁了,我能够看到孩子内心的需求了,也能够觉察到自己内心的感受了,我会试着用院长教的方法,逐渐渗透到日常的生活中,每天进步一点点,相信明天一定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