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经常会在微信上收到一些求赞的消息,有时看到会去配合操作一下,有时忙着就会忘记。一次一个只见过一面的人,连续发了三条信息要我点赞,看我没反应又发了一条过来,说就差几个了快帮他点,还带着质问的口气问我,难道连这么点时间都没有?卧槽!我果断拉黑。点赞,本是举手之劳,但我一跟你不熟,二没时间理你,倒让你变得理直气壮了?
比起点赞这点举手之劳,求转发、求关注、求投票等等,就麻烦多了。你一卖男士内裤的活动要我帮你转发,我朋友圈可全是客户啊!求关注的,我关注了你搞科技模型的公众号,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我不感兴趣,一次也没看过,活脱脱成了僵尸粉。投票,更别提了,我要授权登录,关注人家微信号,再跑到页面上去找你说的xx号,投票,还要每天投一次!我天!这都是什么事啊!
2.
从营销的角度上来看,这些“各种求”都犯了一个错误,就是定位不准。
这个问题很好解释,把一个东西推广出去,第一个要考虑的就是受众。比如你要我转发的是个给宝宝拍照的活动,我朋友圈里有很多宝妈,那就非常合适。但是我朋友圈里都是学生呢?都是客户呢?即使帮你转了,也不会有实际的效果。
就我个人而言,我在北京、天津、江西、广州都有分别固定居住的朋友,某个朋友发个当地的活动,而我的朋友圈里,除了我们在当地共同的朋友,其他人都不是目标受众,让我如何转发?
这就涉及到了定位理论。
定位理论,就是你要在目标受众的头脑里给产品定位,确保产品在目标受众中占据一个真正有价值的地位。这里所谓的产品,可以是一种商品、一个品牌、一项服务,甚至一个人。
我从事营销策划多年,对于很多事情会犯职业病,首先想到的就是定位。受众精准吗?我给他们的内容有价值吗?这样推广有效无效啊?
定位的最直接的好处,是让你做的事情变得高效。定位理论,其实人人都需要。
细细想想,我们每天做的每件事,实际上都是在营销自己。通过一系列的事情,别人建立对你的印象,从而来与你交往。在营销自己这件事上,你做得好,就会建立所谓的“好人缘”,会给自己带来很多帮助;做得不好,人情耗尽,人气尽失,自己真是得不偿失。营销自己,定位是必不可少的。
在我写作的过程中,我只出现过一次求转发,就是那篇《推荐几本心理学好书》。刚开始自己的粉丝非常少,一直处于个位数,我前思后想,挑了很多文章,最后还是觉得这篇推荐心理学书籍的文章,更适合多数人。因此选择了这一篇请一些朋友帮助转发,最终的确很受欢迎,很多人通过这篇文章来问我读书问题。
不论是这次的求转发,还是平时的一些文章分享,我始终强调,觉得合适再转再去分享。我不想绑架别人,也不想自己的文章做无效传播。
今天看到一篇关于涨粉的文章,深表赞同。作者文中强调的唯一的一点就是:忘掉技巧,专注写好文章。通过各种手段、方式吸引过来的粉丝,粘性和忠诚度总会打折扣,而因为文章的质量或者所提供的价值而来的粉丝,才是真正的目标粉丝。这些粉丝,不会因为你标题起的不够好而不去点击你的文章,不会因为你发表了他不同意的观点而取消关注你,更不会因为你转移平台而丢失掉,这才是你真正应该去吸引的那帮人。
对于我自己来说,写书评的阅读量远远不如吐槽、写家长里短,有人还给我出招,写点鸡毛蒜皮大家爱看的东西呗!但是,我的定位在于爱读书的群体,我是希望与喜欢读书的粉丝一起成长的。这样来说,不喜欢读书的人自然对我的文章不感兴趣,会慢慢取消关注我,喜欢读书的则会通过各种渠道来关注。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粉丝越来越精准,试想一下,到时我的ID成为很多爱书之人的大社区、后花园,大家可以一起读书、互相交流、共同进步,多棒!
3.
定位理论的精髓,就在于懂得断舍离。
如果你想树立一个有钱人的形象,那你在朋友圈里就各种炫富、爆土豪照;
如果你想告诉大家你很努力很辛苦,那你就踩着凌晨的点发加班照片;
如果你要表达你过得很幸福,那就秀恩爱、晒娃晒老公……
如果你既要表达你幸福,又要表达你努力,还要告诉大家你长得美、很有钱、有才华,那这个定位基本上是模糊的,你必须舍弃掉一些,才能让你的形象更清晰。
如果你是做微商的,你的产品是面向家庭妇女,你每天刷屏的时候,就要屏蔽那些职场人士、学生、企业老板等等,舍掉一些不精准的用户,你的传播会更有效。在传播内容上,也需要针对你自己的朋友圈受众,做更有特色的推广文案。有没有发现,一些会分享个人生活、会原创推广文案的微商,比起仅仅靠复制粘贴刷屏的微商,做得更出色呢?
定位理论,真的博大精深,推荐读读艾·里斯与杰克·特劳特所写的《定位》这本书。
用好定位理论,会让你的人生更丰富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