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的时候,我看见隔壁的阿莲正在补妆扑粉,我打趣她,今天这是有约会嘛?她笑了笑,与其说是约会,不如说是有采访啦。
啊?这么厉害?什么采访?我从开玩笑的心态,扭转到有点佩服。
就是关于潮流青年的一些专访,待会我可能到现场还要换装。阿莲边说边赶紧收拾东西。
我本来还想多了解一些,由于她时间比较急促,我也只能说一句祝她活动顺利便目送她离开。
等她走了以后,我感叹了一下,我的同事都好厉害。
在一旁听到我俩说话的小玉,对我说,你也很厉害啊,你还会酿梅子酒啊。
我赶紧回她,害哪有,酿梅子酒超级简单的,只要按照教程学做,就会做的啦。
然后我想起小玉也有很厉害的地方,根据阿莲曾经向我描述过,她从来没有在现实生活中看到有谁像小玉可以抓到超大数量的娃娃,小玉可是个抓娃娃狂魔。
所以我就对小玉说,你也有很棒的地方,你抓娃娃的本事,我们都是比不上的。
小玉说,听到被人夸奖,还有点点不好意思呢。
这有啥,别人有很厉害的地方,你自己也有的啊。
说到这,我的心里咯噔一下,本来我今天一直都还没有想好日更的主题,那我们刚才发生的对话,就可以作为文章的引子了。
我的父亲,在我小的时候,经常会对我进行挫折教育,如果我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太好,他一定会拿别人家的小孩子作为例子来说教我,你看别人家的谁谁谁如何如何。
如果我做得好的话,他也会说,你虽然这次做好了,但你也不能骄傲巴拉巴拉。
我相信他的出发点是好的,都是为我好。
不过我其实更想听他夸夸我,就算有些地方做得不够好,我也不希望他拿我和别人家的小孩比。
我没有怪他的意思,只是感觉,这样的情况,是我们那一代大部分中国父母教育小孩的现状。
但是长期受这样的影响,以至于后来再长大一些,真的被人夸奖了,我心里也会逐渐有种,我不配有的心理在作怪。
这样的心理,就会导致我条件反射地对人说,啊没有没有,还好还好,没有那么厉害啦。
我就很佩服我的一个朋友,从我刚开始认识他的时候,他整个人就比较松弛,经常在我面前,聊到他自己的时候,经常自夸,感觉自己很年轻很帅气,这也很好,那也很好如何如何。
讲真,刚开始我觉得这个人很狂,怎么会有如此自恋的人,感觉他一天要夸自己八百遍都不过瘾。
但是时间长了,我看着他的所作所为,我也在思考,为什么人家就那么敢夸自己,敢肯定自己?这并不是坏事啊,至少人家是非常自信的啊。
“我不配有”是一种可怕的迷思,它会让人本能地不自信,哪怕我已经做得足够好,我也会推托到运气、有他人帮助等其他事情的因素方面去。
虽然东方人讲究含蓄内敛,小时候也被经常教育,我们做人要谦虚。
但是我们也是需要经常被肯定的,特别是自己肯定自己,这样的感觉就像是自爱一样(也许我比喻得不够恰当),只有先自己爱自己,别人才会爱自己。
当自己真的做好一件事的时候,别人不一定能看得到,但是自己是知道的,大方肯定自己也无妨。
就算被别人知道,又如何呢。
做人自信一点,多去看看自己的优点吧。
你们看我,身材好又漂亮,说话好听又优雅,独立自主又善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会画画也会酿酒,常年坚持写日记,还会写小说,吃得香睡得好,我还有一只大白猫,乐品审美那更是没得说,我交的朋友们也都很善良……哗,我简直是人类高质量女性。
你们看看,这些我要是不说,你们哪会知道那么多。对不对。
多多营销自己,这样别人才会知道我会有多好。
毕竟,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已经过去了。
关于我:
铲屎官一枚,间歇性自律。微信公众号阿腿腿子(sue_story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