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害怕做了母亲之后,我就不是我了,怎么办呢?
如何兼顾二者?正是一个人的个性所在。
我以前听到学校的老师说,他们让孩子以母亲为题写作文,结果写出来的几乎都一模一样,全都是我妈妈很温柔之类的内容,可要是以父亲为题,孩子会写出很多有意思的东西来,换句话说,一说起妈妈,只剩下谁谁谁的妈妈这个角色了。
从古至今女性被妈妈这个角色限定的太厉害了,从孩子们的作文就能看出来,母亲是一个近乎绝对的刻板印象存在的,这个刻板印象太过强大,以至于把女性的个性都破坏了,人们都认为母亲就必须是这个样子,女性的确经历过这样的历史,他们被强行塞进母亲,就必须是这个样子的观念里,所谓的自我以及个性则完全被压抑。
回来就是非常强调母亲的积极面,很难看到母亲的消极面,所以一提到母亲就必须是好母亲,可世上本来就没有绝对好或绝对坏的事物,任何东西都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
现代女性正是想要打破这古老的传统,不仅作为母亲,而且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生活,这使得他们不得不在某些方面拒绝母性,要是被贴上了母亲这个标签,我这个个体就死掉了,我可容忍不了他们会这样想,也是理所当然,当然也有现代女性和过去一样,顺应着母性的传统,悠然自得的扮演母亲这个角色,人们都明白女性的生活方式,不止这一种,而那些朝着非传统母性的方向努力的人,对于母性十分恼火,他们看不到她好的部分,只能感觉到它要来破坏自己。
但女性们的这种倾向,现在似乎有些过度来之不易的,作为母亲的有趣之处,也扔掉了,所以他们也很难看到养育孩子的有趣之处,现代女性们的母性很弱,大地的味道也很少,与大地的连接也弱,说到大地,他和母亲一样,有着把个性吞没的一面,但仔细想想,所有人最后都要回归尘土,因此人类本来就与大地有着深切的连结!
如果母亲与大地的连接太弱,孩子就很难充分体会到母亲的一体感,对于孩子来说,与母亲的连接是最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动物般的本能,是存在于一时之间的更深层次的需要,如果没能充分体验这种感觉,之后就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女孩儿到了青春期,可能会表现出厌食等症状。
但是对于女性而言,同时做好母亲和女性两个角色,似乎非常难啊,虽然很难,但一面扮演母亲,一面遵循自我和个性来生活,对今后的女性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也就是说,比起在母性和自我这两种生活方式里,只选其一,不如去考虑我在这两者之间要找到哪里是平衡点?要让他们各自占多少比重,这种在哪方面?何种比重的倾向,正是一个人的个性所在!
女性在平衡母性与自我的时候一起生活的男性,也需要理解这件事情的重要性,尽力帮助他女性,生了小孩之后,要是能彻底发挥母性作用的话,男性就轻松了,所以他们以往,一直把养育孩子这件事,全全扔给母亲,自己从家庭里逃了出去,如果今后还一直逃避的话,那可就麻烦了。
此外,常见的,还有明明母亲自己拼命的,不想只做母亲这个角色,努力作为客体而活着,但却一再试图把自己的孩子放进好孩子,这个毫无个性的框架里,真是不可思议,孩子肯定也想要像母亲一样充满个性的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