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周在老师的推荐下阅读了《广告符码》这本书,读起来有些晦涩难懂,于是便只看了前半部分。可能是因为水平有限,让我感觉有些混乱。但还是能看到作者将政治经济学、与传播学、广告学交叉结合起来,剖析了经济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从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对广告和消费社会都有了与以往不同的见解,颠覆了我之前狭隘的认知。
作者从三个社会阶段: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消费社会分析了人与物的关系:
前工业社会:人与物的意义由社区、宗教和家族形成的文化形式赋予物一定的意义,用公式表示就是“人——种族文化——物”。
工业社会中商品的社会意义被挖空,只是成为具有物的使用价值的商品,这时人与物之间的社会意义不复存在了。
而在消费社会中,工业生产极大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品越来越丰富,而产品背后的生产者逐渐褪去,产品与其生产者的关系被分离开来,人们很难从生产者这个角度去获得产品的意义。
其次,作者介绍了拜物教理论并将自己的观点阐释出来:
拜物教就是把商品中原本是社会的属性“自然化”了,拜物把特定的社会关系当成是永恒的自然现象。但这对于马克思来说,商品拜物教就是人们似乎觉得价值是本身就存在于商品之中的,但实际上价值是人们所创造出来的。但由于在资本社会,只有商品被人们直接看到,而商品背后的生产关系、剩余价值和资本之间的利益关系都被掩盖了。人们的物化是把社会的过程自然化,当成自然而然。
而鲍德里亚则提出符号拜物教。符号拜物教是在消费社会中技术的无限扩张加上符号编码的图腾,使商业深入到人们的意识深处,整个生产过程就是在制造消费的过程。生产的意识形态退居幕后,工业革命之后技术的提高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品越来越丰富,而产品与其生产者的关系被分离开来,人们很难从生产者这个角度去获得意义。大众传媒和新的文化通过意义的连结以及时尚的制造,在引领生活风尚的同时,也在行使着日常生活政治的监控。所以消费者通过无止境的消费,在识读和认同社会通用的符号象征的同时,也在积极地进行个性的建构和生活的注解。也就是说,商品的本身形式已经让位给符号形式,符号的交换甚至比商品的交换更有意义。我把它理解为,比如当人们在消费奢侈品时,实际上是在消费物品所代表的身份、地位、财富。奢侈品所出售的并非其使用价值,而是附加在物品之上的象征意义,所以奢侈品企业自身会更加注重于自己的品牌文化的传播。
此后,赫什提出了新商品拜物教。新商品拜物教表现在于对新商品出现的崇拜。我们生活在一个被商业化的社会,广告则是发挥商品满足人们需求的作用。
作者杰哈利结合了赫什的观点,也批判了两人观点的局限性。他认为广告是没有说谎的。在高度市场化的环境下,个人对自身的需求感到迷茫,对选择什么商品满足其需求也是一片茫然。所以作者引用了莱斯的“双重暧昧”的观点来阐释受众和商品之间的暧昧关系,并解释了广告在二者其中产生的作用和影响。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消费社会的到来,传统的消费理念已经越来越淡薄。人们在忙碌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为了获得快乐的满足感开始消费。而广告的出现就使得这些文化符号内化于商品之中,将人们的情感与商品有所联系。在资本主义社会我们无法完整得到商品的社会意义,因为这些都被推到幕后,不再出现在大众视野当中,真正完整的意义都被掩藏在空洞的表象之下,而广告就可以很好的填补这一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