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里的中国史2》是由军事历史自媒体“冷兵器研究所”所著的同系列书籍的第二部。
讲述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与其战争的事件,以通俗易懂讲故事的方式解析相关历史,对有关历史人物的行为表现和历史环境进行关联性的细节分析,从战争的角度了解一个不同的中国历史。
跟第一部类似,第二部分为君臣、名将、烽火、劲卒、谋略、真相、趣闻等七章,其中新增了“劲卒篇”与“谋略篇”,将历史上的著名战争和人物事件进行了分类和相关分析。
以风趣幽默的字眼让读者阅读起来轻松而有趣味性,又解开了许
多历史谜题,原来这么有趣!
尽管篇章之间仍旧缺乏有机的联系,但读者得以在不同方面了解到更多知识点。一篇文章五分钟足够读完。满足好奇心的同时,可以给你补充一些有趣的知识。
当然更好的是:你可以通过这篇文章,产生更多的好奇,进而探索更深入的系统历史知识。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不掌握点军事知识,就很难理解历史。
颠覆认知,越王勾践逆袭靠的不是卧薪尝胆?
引清兵入关的吴三桂到底是如何发家的?是怎样一步一步走向关键位置的?
同样被敌军围困,为什么明英宗朱祁镇在遭遇土木堡之变时这么容易就兵败被俘,做了阶下之囚,而刘邦在白登山被围困、杨广在雁门被围困时最终都能成功脱身?原来这个“坑”是他爹朱瞻基早年就挖下的。
明朝唯一一个被载入正史的女将军秦良玉,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中是如何成长为一名战功赫赫的将军的?为什么会被南明封为“忠贞侯”?
东汉时期的幽州突骑是中国第一支甲骑具装,曾为光武帝刘秀的崛起助力,也成为当时重要的军事力量。但这样一支厉害的部队后来在三国时代却渐渐消失,他们到底经历了什么?
我们都知道三国时期关羽曾经“大意失荆州”,为什么刘备、孙权和曹操都要争夺荆州?
其明朝女将军秦良玉,在南明被封为“忠贞侯”;关键点在哪?
郭子仪在安史之乱后抵御了吐蕃的袭击,保住唐朝政权。
用兵之道,智居首,勇力其次,真是大智慧啊,千古不破的真理。
本文用通俗易懂短小精悍,且都是独立的的小文章,里面每一篇文涉及到的冷知识,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并且细心求证,也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隐藏在历史背后的真相!
从古至今,人类历史可以说也是一部战争史。而决定战争的因素太多了,天时、地利、谋略、兵器……
“用兵之道,智居首,勇力其次”,和第一部《军事里的中国史》相比,第二部新增“劲卒篇”与“谋略篇”两章,展现出军事谋略与精锐兵团在战争决胜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
历史的发展往往离不开军事因素的塑造,只有深入了解军事才能真正理解历史。这本书对于军事技术的细节,从君臣、名将、战例、地理等板块,以军事史的眼光去探究历史。
读史使人明智,但是太正经的历史书往往难以咽下去,所以推荐这本军事里的历史,通俗易懂,比较有趣也更容易使人读下去。①和②都读下去,一定会收获巨大,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