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击性是生命最原始的动力,而后来我们都封存在那个最黑暗的角落了,所以我们活得不像自己了。
我曾经是一个非常胆小的人,记得读一二年纪的时候,会因为暑假的作业本掉了,晚上会做噩梦,怕被罚,被骂。
也可能是因为爸爸脾气很大,所以我表现得很乖巧,很听话,不敢表现出自己的攻击性,怕顽皮就会得不到家人的欢喜。
在我上初中的时候,我跟别人也没有闹过,虽然有时候会被别人气的发抖,但是还是在家里面的那个乖巧听话的样子,因为乖巧听话会被夸奖,而调皮捣蛋则会被骂,这可能是典型的中国家庭都会有的观念吧,不敢表现出我的攻击性,不能释放我的不满。那是被认为坏的能量。
我给人的一个印象是一个脾气很好,也比较好相处的人,我好像很少发脾气,其实只有自己知道很多时候都是自己在生闷气。
因为害怕对他们发脾气,对他们表现出我的攻击性就会失去好朋友,然而受委屈的却是自己,攻击的是自己。
这些对自己以前状态的认识,是我在订阅武老师专栏之后才意识到自己之前是这么样一个我回忆起来都讨厌的人。封闭消极,被动,被压制。没有人告诉我过,攻击性其实是好的,适当的合体的攻击性才是一个人真实的一面。表达自己的不满和不爽,也是非常必要的,这样的人会更加生动,活得更加真实和有趣。而不是一个人人都觉得好,但是却从来没有和一个人交过心的“滥好人”。充分地伸展各种生命动力,它们不该被视为坏东西而被压制。
出来混社会了,可能我们受的委屈会更多,但是这不意味着唯唯诺诺,唯命是从,在任何时候,都要“不卑不亢”的活着。
慢慢开始做一个不好“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