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泪无声处

      地铁穿梭在城市腹地时,车厢里的光忽明忽暗。我盯着手机屏幕,一段几分钟的短视频正在播放:山区的老师踩着泥泞的路去家访,镜头扫过破了洞的球鞋,扫过他手里攥着的、给孩子带的几颗水果糖,最后停在他蹲下来和孩子说话的背影上,雨丝落在他佝偻的背上,像给那片灰扑扑的衣裳缀了层银。

    毫无预兆地,眼眶一热,有液体顺着颧骨滑下来。我慌忙别过脸,用口罩蹭了蹭,却止不住那股酸胀——明明是与我无关的人和事,心却像被什么东西攥住了,一抽一抽地疼。

  这不是第一次了。看纪录片里老人对着旧照片喃喃自语,说“他走了三年,我还是每天给他摆碗筷”;读文章时见作者写“奶奶总把最好的糖留给我,自己含着没味道的润喉片”;甚至刷到一条小狗在路口等主人,一等就是半年的新闻……那些细碎的、平常的、甚至与我隔着千山万水的片段,总能精准地敲开心里最软的地方,让眼泪毫无防备地涌出来。

  朋友说我太敏感,“都是演的,或者是放大了的情绪”。可我知道不是。那些眼泪里,藏着的或许不是对眼前事物的共情,而是自己心里早就埋下的种子。是小时候外婆把鸡腿塞给我,说她不爱吃;是毕业时同桌在车站红着眼圈说“常联系”,后来却渐渐断了音讯;是某个加班的深夜,看到路边流浪猫蜷缩在纸箱里,突然想起自己初来这座城市时的仓皇。

    那些被我们藏在日常褶皱里的温柔、遗憾、孤独与感动,其实从未消失。它们像沉在水底的鹅卵石,平时安安静静,可一旦有什么东西轻轻搅动水面——或许是一句台词,一个眼神,一段旋律——它们就会慢慢浮上来,带着水汽,模糊了我们的视线。

  眼泪掉下来的时候,人反而会变得平静。像是心里积了很久的云,终于落了一场雨。那些说不出口的情绪,那些被生活磨得麻木的感知,在泪水中悄悄舒展。原来我们还能被打动,还能为一朵花的凋零驻足,为陌生人的善意心软,为那些未曾谋面的苦难感到疼惜。

    车到站了,我收起手机,走出车厢。晚风吹在脸上,带着雨后的清润。刚才没忍住的眼泪,已经在口罩上留下浅浅的痕迹。这没什么可不好意思的,毕竟能流泪,说明心里还有一块地方,是温热的,柔软的,还装着对世界的感知。

    或许敏感不是缺点。那些让我们掉眼泪的瞬间,都是生活在提醒我们:要记得爱,记得疼,记得这世间所有细碎的美好与不易。而眼泪,不过是心在替我们悄悄回应。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