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9年,扬州牧刘繇在豫章郡去世,他部下还有上万余人,众人打算推举豫章郡太守华歆为首领。
华歆认为:利用时机擅自夺取权力,不是人臣应该做的事情,大家不要再说了。
刘繇的部众坚持了几个月,华歆最终还是表示辞谢,把他们打发走,这些部众无所归依。
孙策发现这一情况后,命令太史慈前去了解具体情况,并对太史慈说:
我曾替袁术进攻庐江,刘繇为此怨恨我。当时,我父亲遗留下的数千精兵都在袁术那里,我志在建立大业,只能向他屈意低头。索求我父亲的旧部!
后来袁术不遵臣节,不听劝谏,想要称帝。大丈夫以道义相交,但有大的变动时,也不能不分离,我当初投靠袁术及后来与他断交的经过,就是这样。
只恨刘繇活着的时候,没有向他解释清楚。
如今,刘刘繇的儿子在豫章,你去看望一下,并把我的意思宣告给他的部众,他们乐意来的就随你一同来,不乐意的你给他们一些钱财。
另外,你观察一下华歆治理郡务的能力怎样。还有,你需要带多少兵,可自作决定。
太史慈道:我以前犯的罪,不可宽恕。将军却有齐桓公、晋文公的气量,我必定以死报答将军恩德。如今双方并没有交战,不宜多带人马,只要几十人足够了。
太史慈离开后,孙策左右的人都说:太史慈一定会逃走,不再回来。
孙策说:太史慈如果离开我,还会跟从谁?
第二天,孙策在昌门为太史慈饯行,握住太史慈的手道别问:兄弟,什么时候能回来?
太史慈答:六十天必回。
太史慈走后,大家仍议论纷纷,认为派他去是失策。
孙策说:你们不要再说,我已考虑周详。太史慈虽然为人勇猛,胆识过人,但不是一个反复之人。他以道义为重,一诺千金,一旦视作知已,就生死不负。你们不要担忧。
太史慈果然如期返回,他对孙策回报:
华歆品德高尚,没有别的谋略,只能自保。
另外,丹阳人僮芝擅自占领庐陵,番阳地方势力首领别立宗部,声称:‘我们已在海昏、上缭另立郡府,不接受豫章郡的命令。’而华歆只能干瞪眼。
孙策拍手大笑,于是有了兼并豫章郡的想法。
参考《资治通鉴》
评论
太史慈是刚刚归附孙策的,急需要立下大功,好证明自己的能力。所以他对孙策给他提出的要求,不管难易,立刻就接受,这是向孙策表达服从的最好方式,所以孙策对他很信任。
因为是刚来的,太史慈并没有和孙策的其他下属有过多的接触和了解,太史慈刚刚归附,趁机逃跑的可能性也是极大的,他们反对让太史慈去,也是情理之中。
孙策的魄力还是很大的,敢用这种刚来的新人来建功立业,确实值得称赞。
不过话说回来,孙策难道就不怕太史慈一去不复返吗,其实他心里也是犯嘀咕的,不过他作为首领必须做出决策。孙策敢让太史慈去,就做好了他一去不返的心理准备。
如果太史慈去了后,带回好消息当然皆大欢喜,如果太史慈一去不返,那么最坏的结果,也只是少了一员大将,以太史慈的能力,必定会拉起一只队伍,这次太史慈辜负了自己,欠了人情,以后再见面的时候,让他给自己提供一定的帮助,他多少不会推辞!
算下来,让他走的好处,比留下他,什么也不做效果要好很多。
所以,孙策的做法,并不是看中了他讲义气,而且多次计算的结果。
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