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关于吃。哈哈,可能是最近嘴又馋了,开始自己动手做。看着一扫而光的狼藉,内心特别满足。那么,对于食物,你有怎样的情感呢?在你的记忆中,那诱人的香味是什么呢?
食物,引发起来的,都是回忆呢?好像是个人的成长史般,一点点展开。也许,在这次的回忆中,会发现不一样的自己和家人呢?
从小,因为父母双职工,中午时间特别紧迫,所以是吃着面条长大的。对,更确切地说,是汤面,各种西红柿汤面。米饭是很少吃的。说到米饭,现在在父母家吃米饭简直是。。。找虐。父亲对米饭的要求是他印象中的南方的方式,一个油腻腻的荤菜,要辣,一个素菜,要酸辣,这样下饭。母亲是洛阳本地人,做不来父亲地那种要求菜式,于是,每次吃米饭,就是噩梦——父亲发脾气,拒绝吃饭,母亲委屈的不得了。我和丫头小心翼翼地吃,不敢出声,心里嘀咕着:做的排骨炖菜挺好吃的啊,为什么米饭非要酸辣菜才能吃呢?
小时候姥姥带我的多,洛阳的水席多是汤汤水水,而且洛阳人喜喝汤:牛肉汤,羊肉汤,驴肉汤,鱼头豆腐汤,我都很喜欢,满满一大碗,泡馍吃,特别香。以前独自一人时,至少每周要去喝一碗的。浆面条,更是爱得不得了。老妈妈做的浆面会放很多菜,加上花生碎,特别好吃。每到过年,姥姥家的大家宴,都是自己在家做。从初一到初七,每天都有客人来,通常人多时,会在屋里摆三桌,还不够坐。印象中,年前十来天,我们都要去姥姥家帮厨。炸各种丸子和红薯条,蒸燕菜和扁垛,烧红烧肉,还有炖各种高汤。嗯呢,小时候姥姥家还要做很多很多瓶的番茄酱,相当一部分都用来送人了,没办法,姥姥的厨艺太棒了。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吃刚刚出锅的焦香的丸子。有时候馋了,小姨会直接烩碗丸子汤,浇上炸焦丸子,我们几个小孩就一人捧一个大碗,吃的不亦乐乎。
接着是上学。高中开始离家住校。那时候的物价真心便宜。一元一大碗的米线,肉夹馍是一块五,羊肉串贵点,3块钱2大串,夹在烧饼里,香啊。也是因为住校,被人带着,踏入开吃之旅。印象中那时疯狂的吃巧克力,金丝猴的,一块八还是二块三,忘记了,反正一天一块的吃。当时剪了短发,很短很短的那种,经常被误认为男生,发生过很多好玩的事情。有次和同寝的女生一起买了一块心形的奶油蛋糕,坐在陶陶居里吃。后来发现周围大人的眼光太犀利,“这么小的孩子就谈恋爱,还这么亲密的吃蛋糕?学生现在都这么开放啦?”不断传来的窃窃私语声,真心受不住,我们两个逃似的拎着没吃几口的蛋糕回寝室。结果就是被大家瓜分了。
提到吃,就离不开厨房。印象中是6、7岁的样子吧,想学着妈妈的样子炸虾片,给妈妈一个惊喜。结果,真的弄成了惊喜——火开得太大,油烟滚滚,我害怕的躲起来,差点引起煤气罐爆炸,把整栋楼给炸了。老爸回家后把我狠揍了一顿。至此再不进厨房。直到大学毕业,老爸还担忧我吃不上饭。我当时豪情满满的答道:“放心吧,我会泡方便面,饿不着的!”
开始进厨房,学习做饭,是在认识丫头爸爸的时候。我忽然发现,我不小心做坏的菜,用坏的东西,竟然不会被挨骂,什么都没发生,新的买回了继续用就好。于是开始放心大胆的尝试。慢慢的就学会了做素菜。在托班工作时,也做饭,是晚饭。会因心情做些好玩的小尝试,孩子们还挺喜欢。哈哈,街边的小吃,我大多能自己摸索着做出来,丫头特别捧场的说好吃。所以我们很少在外面买。
真正开始做饭,是在今年暑假,一日三餐,慢慢学着做。特别是午餐,真心惧怕。后来就翻菜谱,照葫芦画瓢,结果发现原来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啊。然后就开始动手做面食。包馄饨,饺子,菜馍,蒸馒头。上次回家看到亲戚送的小烤箱,父母也不用,索性搬来,开始倒腾着做饼干。哈哈,又发现了一个新大陆。现在,基本上点心之类的也不买了,自己做。水果干,自己做,糖果,自己做,果冻,自己做。哈哈,太多太多的东西,原来都可以自己做起来的。在慢慢的动手实践中,成就感和自信心就这么建立起来了。忽然意识到,原来,我没有那么差,原来,我也可以做的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