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师笔记|关于自尊

心理治疗必须以多种方式关注自尊问题。

首先,治疗师必须首先考虑患者的价值体系是否与本人接近,或者至少为本人所理解,以使治疗双方一起有效的推动治疗。

第二,作为治疗师,需要充分维护患者的自我价值感,需要知道如何委婉的表达观点,从而将对患者自尊的伤害控制在最低程度。

第三,当患者的自尊基础不合现实且适应不良时,治疗师必须解决如何帮助他们改变自我评价的方式这个难题。

第四,治疗师需要清楚,如何治疗那些通过伤害别人来增强自尊的患者。


了解自尊:

通过下述提问可以了解患者的自尊情况:

“你赞赏人们身上的哪些品质?”

“哪类事情令你自我感觉良好?”

“哪类事情会令你瞧不起自己?”

“从总体上来说,你对自己和自己的生活持肯定态度呢,还是持失望和否定态度?”


心理治疗过程中,首先,维护患者的自尊,也许是更好的诠释了希波克拉底医德规范的“不伤害患者”。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治疗师一方的行为,如偶然的自我暴露,接受患者的小礼物,为患者提供支持与表扬,也是可以允许的,不是治疗的影响参数,也不是对治疗技术的偏离,而是治疗师尊重和理解患者的重要方式。


当咨询师不再扮演观看患者题材的客观局外人,不再只充当接受患者的投射的对象,而是承认自己参与并影响了医患之间所发生的一切时,患者的心理负担就会减轻。

医患双方共同构建移情及两人间的互动,治疗师承担起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困难情感状态的责任,患者自尊受损的可能就会显著降低。


当一个人的核心处事原则,内化的标准受到挑战,无异于批评其早年敬爱的客体。

如果一个人的内部信念强调的是自我贬低、或徒劳无功、或躲避亲近、或背信弃义等,那么这个人除非得到了良好的治疗,否则会遭受痛苦

对生活感到满意的方式并非通过积累物质、体验或声望,而满足于享受我们现在所拥有的才是人生快乐之本。所谓知足者常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