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林徽因是民国时期最被误解的奇女子。提到她,人们常会联想到她与徐志摩、金岳霖之间的情感纠葛,或是与冰心的恩怨纷争。殊不知,在那个动荡的时代,她同样是中国建筑界最闪耀的存在。
2007年,作家张清平以细腻且详尽的笔触,撰写了《林徽因传》。翻开这本书,穿越历史的尘埃,你会看到一位胸怀远大理想的建筑大师,一位拥有民国风骨的林徽因。
她曾参与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她与丈夫共同走遍贫困乡村,梳理中国建筑发展的脉络。她的一生,历经战乱和困厄,承受过无数的误解和讥笑。面对外界的流言蜚语,林徽因始终保持着泰然自若的风范。
而我在反复阅读《林徽因传》三遍之后,终于明白了她那份豁达心境的源泉——那是她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经历过的事,沉淀下来的智慧与力量。所有这些,最终汇聚成了她一生中最美的风景。
01 读过的书,拯救你的灵魂
1904年,林徽因诞生于浙江杭州的书香门第。她的父亲林长民是清末才子,母亲何雪媛则是一位沉默寡言的传统妇人。
书中提到,尽管林长民与何雪媛结为夫妻并育有子女,但两人的精神世界却渐行渐远。
林长民渴望妻子能多读书、共话诗文,而何雪媛既不喜好诗书,又性格固执、暴躁。
随着林长民娶了小妾,何雪媛被冷落在后院,孤独落寞。
林徽因偶尔去前院与弟妹玩耍,便常因此遭到母亲的责备。
面对父母关系的裂痕,林徽因深感痛苦:“我爱父亲,却恨他对母亲的无情;我爱母亲,却恨她的不争气。”
在那些阴郁的岁月中,拯救她的,正是书籍。姑姑林泽民看到她心情低落,便开始教她识字。
书中的每一个字句,都让林徽因感到如获甘霖。
她日渐痴迷读书,渐渐从家庭纷争与童年阴影中走出。
读书不仅拓宽了她的知识,更治愈了她的内心。
她开始理解父母的艰辛,并学会接受这个支离破碎的家庭。
此后,每当遇到人生困境,书籍成为她的庇护所。
1940年,林徽因因病卧床,书本给了她战胜病魔的勇气;
一年后,弟弟林恒为国捐躯,书籍再次帮助她平复悲痛,勇敢面对离别。
那些孤独的日子里,她沉浸在《汉史》、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米开朗琪罗的创作中,最终走出低谷,迎来新的曙光。
正如有人所说:“不读书的人,内心贫瘠,低谷中易如风中麦子,一吹即倒;而善读书的人,精神世界如屹立大树,逆境中亦能绽放素雅之花。”
读书让我们的内心更坚韧,逐渐能坦然面对人生的喜怒哀乐。
生活的风云变幻会在书海中变得云淡风轻,日常的琐事和人情冷暖也会变得渺小无足轻重。
书籍赋予我们无穷的力量与勇气,面对困境,依旧不惧。
书中或许没有颜如玉,但一定会有更好的自己。
02 行过的路,打开你的眼界
正如古人所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读书是汲取文字的智慧,而行路则是领悟无字的经典。
山川湖泊、密林村庄,都是大自然书写的无声篇章。
走得路越多,见识越广,眼界和格局也随之开阔。
《林徽因传》中有个小故事。
1920年,林长民带着16岁的林徽因出访欧洲,他在出发前写信告诉女儿:“此次旅行,第一要你多看多学,增长见识;第二要你开阔眼界,培养日后改良社会的能力。”
这份谆谆教诲,不仅指引了林徽因的青年岁月,也影响了她的一生。
1931年,已为夫妇的梁思成与林徽因,决定探访中国古建筑的变迁,并将所见所闻汇成书籍。
在那个动荡的时代,他们像行者一样,穿越山林、庙宇和村庄。
去昆明的路上,没有交通工具,他们穿行在土匪肆虐、野兽出没的荒野;
去山西的路上,危机四伏,蝙蝠成群,他们步步为营,最终才得以看到佛光寺的真容。
在8年的考察中,他们走过了中国15个省、200多个县,风餐露宿,才完成了《中国建筑史》这部巨著。
面对旅途的艰难,林徽因曾因食宿的脏乱和恶臭而“毛骨悚然”,一度心生疲惫。
但每当她发现独特的建筑美学和人文景观时,又会为之倾倒,精神焕发。
外界对于她与徐志摩的感情传言不断,但林徽因心中只有“阳光下的原野山川”和“被遗忘的深山古建筑”。
那些流言蜚语,从未在她心中留下痕迹。
正如书中所说:“小山村里的生命和人群,如同一扇窗,把她与外界的纷扰隔绝。”
诗人北岛曾写道:“一个人的行走范围,就是他的世界。”
当你走过了山河湖海,你会发现,自己原本狭小的世界,已经被开阔了;
曾经认为重要的事,在广袤天地面前,瞬间化为微尘。
万丈高山,千里荒原。
只有真正走过这些风景,你的人生,才会少一分拘谨,多一分洒脱。
03遇过的事,拓宽你的格局
恒愚法师曾说:“人生阅尽秋云厚,世事经多蜀道平。”
人生经历的越多,眼界便越宽广;承受的困难越大,格局便越高远。
《林徽因传》中,记载了一段往事。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林徽因一家被迫流亡到四川南部的古镇李庄。
他们找到一间破旧的农舍作为落脚地,房屋阴暗潮湿,顶上的席棚里时常有蛇鼠出没。
战争引发的通货膨胀让家境陷入困境,他们只得变卖衣物和手表度日。
为了维持生计,林徽因每天步行长途,前往云南大学教英文,月薪不过四十多元法币。
而那时,黑市上一个皮尺就要花费三十多元法币。
长期困顿的生活让林徽因肺病复发,身体日渐虚弱。
她的美国好友费慰梅得知情况后,多次写信劝她去美国治疗。
面对朋友的关切,林徽因却拒绝了:“祖国正处于灾难之中,我们不能离开。若必须死在刺刀或炸弹下,也要死在祖国的土地上。”
后来,随着日军占领贵州都匀,李庄上空时常有敌机盘旋。
小儿梁从诫曾看到空中的浓烟,担忧地问:“如果日本人打进四川,你们怎么办?”
林徽因淡然回应:“中国的读书人总有一条后路,家门口不就有扬子江吗?”
多年后,梁从诫回忆起这段往事,感慨道:“我看着妈妈,感觉她仿佛不再是我熟悉的妈妈,而是另一个人,面对死亡时那般超脱。”
是的,世人眼中的林徽因,或许永远是那个吟风咏柳、谈情说爱的闺阁女子。
但实际上,她一生经历了无数风雨,苦难和挑战从未对她手下留情。
然而,无论境遇多么艰难,她始终不曾抱怨、从未言弃。
那柔弱的外表下,藏着坚毅与顽强;
那从容的姿态里,深藏着胸怀与格局。
经历多了,便会明白:生命中的狂风暴雨、起伏沉浮,都是在渡你。
它们教会你忍耐,教会你反抗,教会你迎难而上,教会你始终坚持大义与真理。
正如泰戈尔所说:“经历地狱般的磨难,才能锤炼出创造天堂般的力量。”
归根结底,人生的成长,正是在一路荆棘中砥砺前行。
那些艰难的时刻,那些咬牙坚持的挫折,终将让你大大提升格局,成为前行路上的营养。
最终,它们会帮助你褪去柔弱的外壳,锻造出足以抵抗命运的钢铁之躯。
1955年,林徽因逝世后的追悼会上,金岳霖写下了那幅传世的挽联: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纵观林徽因的一生,正如那飞扬绵长的瀑布,气韵非凡、震撼心灵。
命运曾以冷眼和嘲笑对待她,然而,她用满腹的才华和从容的胸襟,把生活过成了诗。
如果未来的某一天,你感到迷茫困顿,或惶恐不安,不妨去读读《林徽因传》。
你会发现,无论生活多么复杂与沉重,凭一颗宽广的心,便能从容面对,化险为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