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白居易的一首讽喻诗。
诗文: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徜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诗意:
种田人家很少有闲时,每到五月他们就更忙。昨夜一阵阵南风吹过,金黄的小麦盖垄上。妇女们送来饭食,孩子们提来茶汤。相互跟随着送饭到田间,壮年男子在南冈割麦。脚下的泥土热气蒸腾,背上有火热的太阳炙烤。努力抢收怎么顾得了天热,只因为珍惜夏天日长。还有一位贫穷的妇人,怀里抱着孩子在旁边。右手拾着遗落的麦穗,左臂上挂着一只破筐,听了妇人一番诉说,人们无不为之悲伤。“为交官税卖光了田地,只能靠拾些麦穗来充饥。”而今我又有什么功德,既不种田也不栽桑。每年的俸禄300多石,年终总会有剩粮。想到这些我暗自惭愧,每时每刻都不能淡忘。
赏析:
白居易由农民的困苦想到自己的舒适,并为自己作为统治阶层的一员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感到惭愧,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把农民和作为朝廷官员的自己作鲜明对比,就是希望“天子”有所感悟,手法巧妙而委婉,可谓用心良苦。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暗含着对统治者当时害民的赋税制度的讥讽与规劝。
创作背景:
《观刈麦》这首诗大约作与元和元年(806)至元和二年间,是白居易任陕西盩厔(今陕西省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是作者早期一首著名的讽谕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