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深夜十点,我有点睡不着,打开了手机和电脑。
明天就是初八了,全面开工的日子,有好多公司或者单位其实昨天就开始陆陆续续的上班了。其实很尴尬,我在过年前的几天就离开了工作单位,也就意味着我现在是没有班可上。
你说失落吧,肯定也有一点,跟我同龄的人都坐上了车、背上了包、收拾好了心情准备去继续做职场人,而我,还在吃吃喝喝旅游的状态中。
但你说我真的焦虑么,我粗略算了一下,假如一年不上班我应该也可以自己养活自己。
隔壁家阿公的小孩子又在吵闹了,老公说几乎天天晚上都在苦恼,小孩子很小,还不会说话,只会呜呜哇哇的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夜晚的低垂可能对小孩子来说,也是一种无声的反抗吧。
跟黑暗抵抗,和天明握手,这也是我目前的现状。
我突然想到了最近很火的一个智能AI软件,Deekseek,和之前的豆包、Kimi相比,它的横空出世不是突然地,而是有所准备的。
大家都沉浸在高效、快速的工作数据中的时候,AI智能也成为了一种帮手的意义,我见过有人用豆包、kimi复刻写出一段话、一篇文章,紧接着过不了多久网络上跟风似的出现了一堆相似的文案。
比如:xx,你不宣传这里你糊涂啊、不是xx去不起,而是xx更有性价比、比如xx我更爱xx的如诗如画、我后悔来xx了,后悔没早点来。
哎,看多了之后,我有点惊叹大家的文学储备量都被网络热梗被掏空了,似乎自创、底蕴、知识面越来越薄,越来越没有人愿意动脑筋了。
2.
不瞒大家说,我从来没用过豆包和kimi写任何文案,或许是我不太懂得怎么使用,更多的是,我觉得机器的表达还是不如自己的真实感受。
这也是为什么在公众号原创文章时期,去年的文章多次有十万加阅读量,很多读者朋友跟我说,喜欢看我的内容,一看就不是机器写出来的。
但直到我看到很多人开始推广deepseek后,我开始关注到了这个有趣的软件,和它对话很有趣,有时候分不清机器的背后到底是人还是科技,缜密精准的推理结果,里面还夹杂了它的多变情绪。
是像人一样,是暖和的。
我前几天看到有位家长在软件上提问,如何让三十岁的女儿接受相亲,deepseek很理智的先回答了让孩子接受的方式方法,最后一小段它像陈年好友一般和这位家长聊起了天。
它说,也许孩子暂时不想结婚也有他们的想法,或许听听孩子的心声,并非每一个人都想通过婚姻去获知幸福。
我真的有种感觉,可以试着把deepseek当成生活中的一个朋友,进行日常对话沟通,它的理性和感性,或许才是开发者想要展示给我们的。
于是,我下载好了deepseek,准备输入我的第一个问题,我想通过这位有先进的科技和一定玄学的“朋友”给到我一定的方向。
我的问题是,如果今年我不上班了,是不是人生就完蛋了。
3.
这个问题和前面我说的离职后心态挂钩,已婚未婚大龄女生,面临着工作窗口的关闭期,加上备孕,我已经做好了一年不上班的打算。
但是还是忍不住想问问deepseek,是不是人一旦不上班了就会完蛋啊。
它说,不知道用户是不是因为工作压力、健康问题或者对现状不满而考虑休息,但又担心这样的决定会带来严重后果。
“嗯,是的”。我疯狂点头。
接下来,它说应该考虑不同文化和社会对工作的看法,在很多地方,工作被视为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身份认同的来源,不上班可能会被误解为懒惰或缺乏目标,深有体会,不上班就真的好像闲人一个。
它认为暂时的休息可能会带来的新的视角和机会。这倒是和我当时要休息的想法一致,随后,它给我制定了一套评估方案和想法。
它严肃的告诉我,警惕非黑即白的思维陷阱,当代社会存在工作=价值的认知偏差,实际上人类历史上90%的时间都处于非雇佣劳动状态,2019年牛津大学研究显示:未来十年将有47%的传统岗位将消失,但会催生更多元化的价值创造方式。
是啊,现在的线上办公、自由职业、数字游民正一步步的进入大众实现,各类社交平台的人也通过网络赚到了人生中好多真实的财富。
然后它告诉我要区分暂停和放弃的本质差异,并构建多维价值评估体系,甚至帮我考虑到了潜在风险,它真的好像一个朋友,在认真听我说话,还给出了它的有效见解和思路。
我并不是因为它的回答而感到安心,而是在这个交流过程中,好像我又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定和接下来要做的事,对啊,人生的答案是自己领悟出来的。
至少接下来的六个小时,我可以安心睡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