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自由之路》21-22章

1、究竟是什么决定你的自驱动力?

正确的刚需是一切驱动力的源头,刚需可以塑造我们的大脑。

案例论据:

我们从小到大学习英语的尴尬,“用英语”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根本就不是刚需

绝大多数人是不善于分析的,“分析能力” 是不是刚需决定了你是否拥有它

“优秀”也是一种刚需

大脑是可塑的,刚需是在塑大脑

如何认知、选择、培养正确的刚需呢?

首先是更改大脑这不好的概念与观念,让自己成为一个具有进取型人格的人,这样我们才能体会到成长才更重要,成长才是真正的刚需。

刚需是可以主动选择的,而不一定是天然的,一成不变的。更进步一刚需这个东西通常不应该被被动接受。

一切进步与成长,都是“重新选择刚需的过程”,大脑里注入这个概念内化成一个知识器官。

耐心是一切成长的刚需,当我们拥有了耐心才会在成长道路上控制自己的注意力,进行最大化的输出和产出。

“财商”的培养显然是最需要耐心的。

“活在未来”的人才有真正的耐心。关于如何活在未来参考15节:活在未来的最朴素的方法是什么?

“现状”从本质上来看,无非是“过往的积累”,昨天(2021.12.19)参加班级共读直播获得,很多战友勇敢的突破自己的卡点还是在于平时积累很多,敢于去迈出那一步发现不一样的世界。

需要内化一个认知:把当下作为新的起点,开始积累,着眼未来,活在未来。

2、你有没有想过究竟什么事落后?

我们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落后了?

过去

我们通过感知自己的周遭来判断自己是否处于平均水准以下

自己通常会高估自己,接近90%的人认为自己的驾驶水平处于平均水准以上

40%之后是落后

现在

由于现在每个人都连接在一起的时候,对于知识的渴求是异常强烈的,因为差异明显可见。

实际上很可能1%之后都是落后

将来

有可能千分之一、万分之一之后都是落后

人工智能的崛起让大多数人正走在越来越没用的路上

乌比冈湖效应:感觉自己就是在平均水准之上。

启示:

  1. 要客观真实地评估自己,不要盲目乐观自信,不要好为人师,不要认为自己高出平均水平就高枕无忧了。
  2. 要保持危机意识,要想做到不落后,必须努力学习让自己成为前20%,甚至前1%。

我们应该怎么做?

带着这种“危机感”

树立一个目标:早晚有一天,我要做到不落后,成为前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的人

在生活中主动的去选择成长,而不是被动的成长,在长期有价值的道路上持续践行前进。

早晚有一天,要做到不再为了生活而出售自己的时间

早晚有一天,要做到不落后,成为前20%,甚至前1%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