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跟朋友看了电影《何以为家》,这应该是最近讨论特别热烈的电影。
法庭上,十二岁的男孩起诉自己的父母生下了他,这是一个生活在黎巴嫩的受难群体,他们因为家乡战火连绵,逃难到这个城市,但是生活并没有特别好,孩子没有上学的条件,男主小小的个子却已经承担起家庭的重担。即使如此,受到的还是辱骂与殴打。
男孩在法庭上这样说道:他们没有养孩子的能力,为什么还要生下他们。我听他们说过的最温柔的话就是“滚,你个婊子生的儿子”。
很多时候,我们都谈论“生”,却忘记了“养”
当恩赞的妹妹因为年纪尚小就被嫁给了一个成年男性,怀孕后难产而死时,他妈妈是这样说的:上帝拿走你一件东西时,一定会再给予你另一个。而她所说的上帝的礼物就是她又怀孕了。
恩赞很无奈,他认为他的父母不配再生孩子,因为他们不会养育孩子,只是凭借孩子做自己的生存工具。妹妹初潮之后就被迫嫁人,因为这样可以获得一些礼金,家里的男孩都充当了苦力,特别小的孩子脚上会被栓一条铁链子。
很多人说,这也不全是他们的错,毕竟,他们的生存环境真的很差,但是收养恩赞的清洁工却不是这样,她是一个单亲母亲,每天繁重的工作之下还要照顾一岁多的儿子。当她被捕要被迁回自己的国家时,一边挤出自己富余的奶水一边哭泣地对自己年幼的儿子说下痛心的抱歉,这是每个父母都有的一份难以割舍的情怀。
做父母也是需要谈“配不配”
这部电影最初让我想到了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女主被捕时说的一句话:不是生下孩子的人就有资格做母亲。
其实,父母也需要一份考试,来看看他们是否够资格去做一个父母,看看他们是否做好了准备去做父母,看看他们想做怎样的父母。
电影的最后,恩赞获得了护照,也就是永久受到保护,即使没有家人的温暖,他也被许多人温暖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