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富兰克林自传》一书里面,位于13项美德排行榜第一的是—“节制”。
富兰克林对于“节制”的定义是:饭不可吃胀,酒不可喝高。这个定义的范围比较狭窄,仅限于饮食,而不涉及精神或其他方面。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认为宁肯多设名目,少设概念,也要把范围界定清楚。
在他16岁的时候,碰到一本倡导素食的书,于是开始吃素。因为不吃荤,所以不便与别人搭伙。就索性向哥哥提出,如果肯把每周上缴的伙食费返给他一半,他就自己另起炉灶。他哥哥立即就同意了,很快,聪明的富兰克林就发现他可以把要回来的饭钱再省出一半来用于买书。于是,他在哥哥和其他人外出吃饭的时候,就随便吃一点东西。比如煮土豆,焖米饭,熬玉米粥等。同时,在他们回来之前独自学习,并且在学习上大有长进。因此他认为,饮食节制可以使人头脑更清楚,领悟更敏捷。
他把“节制”这项美德列在第一位,是因为节制有助于头脑冷静,思维清晰,在常备不懈高度警惕、防范旧习持续的吸引,抵御强大永久的诱惑的地方不可或缺。而且只有这项美德养成巩固之后,其他美德才能依次进行下去。
为了养成“节制”这项美德,富兰克林订了一个小本子。每一页用红笔画上七条竖线,代表一周的七天。再画上13条横线,代表13项美德。每天在自查中发现自己在某项美德方面一有过错,就在相应竖栏中的横线上画一个小黑点。比如第一周,就严密监视“节制”这项美德,做到严防死守,时刻提防,不敢有丝毫的触犯。而对其他的美德则顺其自然。就这样一个礼拜一个礼拜地过去,直到哪一个礼拜标明“节制”的那条线上没有黑点为止,才放心大胆地继续下一项美德的养成。
总之,富兰克林正是采取这种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方式才慢慢培养起了自己的第一项美德。从而达到了一旦养成一项美德的习惯,就自然削弱其对立面的目的。
当富兰克林在养成了“节制”这项美德以后,他就开始思考如何在保持“节制”的习惯,同时养成“缄默”这项位列第二的美德。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